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

【產業新聞】中國廠擴產衝擊,2018 年前 10 大 LED 封裝廠商營收成長普遍停滯

TechNews
2019年04月23日





2018 年對於許多 LED 廠商來說是艱困的一年,整體產業歷經供過於求的壓力,以及中美貿易衝突造成的終端需求停滯,使得 LED 廠商的營運表現普遍不如預期。根據 TrendForce LED 研究(LEDinside)產業供需資料庫數據,2018 年 LED 封裝產值達到 184 億美元,相較於 2017 年僅成長 3.1%。


LEDinside 研究協理儲于超指出,從前十大 LED 封裝廠的營收排名來看,名次與 2017 年沒有太大變化,前三名依舊為日亞化、歐司朗、Lumileds;位居前十的台灣廠商為億光與光寶,中國廠商則是木林森與國星光電。但是從各別廠商營收規模來看,前十大 LED 封裝廠商的營收僅首爾半導體表現較佳,其餘廠商的營收普遍呈現持平甚至衰退。


分析主要原因,除了中美貿易戰影響終端產品的市場需求之外,整體產業的供過於求造成跌價壓力,也拖累廠商營收表現。LEDinside 觀察,2017 至 2018 年間,中國內陸城市為了吸引 LED 封裝廠商進駐投資,提供各種補貼政策,造就一波擴產風潮。而許多 LED 封裝廠商擴充產能之後,開始大幅降價、甚至積極搶食一線廠商的代工訂單,以消耗閒置產能。此舉造成許多二線 LED 廠商因擴充產能而營收暴增,但是一線大廠營收卻停滯不前。


但也有部分廠商表現亮眼,例如首爾半導體在背光以及車用照明業務打進大客戶的供應鏈,營收持續成長。光寶則是在紅外光 LED 以及車用照明領域有不錯的表現。


展望 2019 年,隨著中美貿易戰的紛擾逐漸緩和,終端需求終將復甦,而客戶信心回升後將有機會出現回補庫存的需求。因此 LEDinisde 預估整體 LED 封裝產值將會達到 199 億美元,相較 2018 年成長約 8.2%。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s://technews.tw/2019/04/23/led-package-manufacturer-2018-revenue/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9年4月16日 星期二

【產業新聞】台積電 2020 年第 1 季量產 6 奈米製程,與三星競爭白熱化

TechNews
2019年04月16日
作者 Atkinson





就在 16 日一早,南韓晶圓代工廠三星宣布發展完成 5 奈米製程,並且推出 6 奈米製程,並準備量產 7 奈米製程的同時,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也在傍晚宣布,推出 6 奈米 (N6) 製程技術,除大幅強化目前領先業界的 7 奈米 (N7) 技術之外,還協助客戶在效能與成本之間取得高度競爭力的優勢,同時藉由 N7 技術設計的直接移轉而達到加速產品上市的目標。


根據台積電的指出,藉由目前試產中的 7 奈米加強版 (N7+) 使用極紫外光 (EUV) 微影技術所獲得的新能力,台積電的 N6 技術的邏輯密度較 N7 技術增加 18%。同時,N6 技術的設計法則與台積公司通過考驗的 N7 技術完全相容,使得 7 奈米完備的設計生態系統能夠被再使用。因此,N6 提供客戶一個具備快速設計週期,且只需使用非常有限的工程資源的無縫升級路徑,支援客戶採用此項嶄新的技術來達成產品的效益。


台積電進一步指出,延續 7 奈米家族在功耗及效能上的領先地位,支援多樣化的產品應用,包括高階到中階行動產品、消費性應用、人工智慧、網通、5G 基礎架構、繪圖處理器、以及高效能運算。台積電預估, N6 技術預計於 2020 年第1季進入試產,提供客戶更多具成本效益的優勢。


台積電業務開發副總經理張曉強表示,台積電的 N6 技術將會比目前的 N7 進一步延續台積電的領先地位,提供客戶更高的效能與成本效益。另外,台積電建立於在 7 奈米技術廣泛成功的基礎之上,使得台積電深具信心使客戶也能夠藉由現今完備的設計生態系統,迅速的從此項新技術之中獲取更高的產品價值。


雖然,目前三星目前也宣稱已經完成 5 奈米製程的研發,並準備好對客戶提供樣品,同時在 6 奈米製程上已經成功流片,7 奈米製程則即將進入量產階段。但是相比之下,台積電 5 奈米製程腳步更快,目前已經進入試產階段,加上現在有6奈米製程將在 2020 年第 1 季加入陣容,所以台積電與三星在  5,6,7 等製程節點上的競爭,似乎進入白熱化狀態。不過,有市場人士表示,三星之前在 2018 年就已經宣布完成 7 奈米的量產準備,但是卻是直到 2019 年才因為產線完成,能夠真正進入生產的階段。如今的 5 奈米,6 奈米製程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情況,也值得後續觀察。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s://technews.tw/2019/04/16/tsmc-6nm-2020q1/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9年4月9日 星期二

【產業新聞】壽命達 20 年、成本比鋰電池低八成,澳洲推出全球首款可用熱電池

TechNews
2019年04月10日
作者 Daisy Chuang



為了提高用電穩定性,南澳大利亞致力裝設各種電網級儲能系統,從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抽水蓄電站再到壓縮空氣儲能廠,幾乎無所不包,而現在南澳或許又有新的儲能生力軍,在地能源科技公司 CCT Energy Storage 聲稱已打造出全球首款可用的熱電池,除了擁有 20 年使用壽命,成本也比現在的鋰電池還要低 60-80%。


熱電池系統名為 TED(Thermal Energy Device),是種裝置規模可大可小的模組化設備,該電池運作原理簡單易懂,首先以再生能源、化石燃料等任一電力加熱其中的熔融矽,再用熱機將熱量轉換成可對外輸出的能量,最後就能用來加熱水以及轉換成交流電。


外媒 NEWATLAS 報導指出,目前 TED 標準容量約為 1.2MWh,全部零件與設備基本上可以裝在 6 公尺的貨櫃中。CCT 執行長 Serge Bondarenko 表示,TED 規模可大可小,應用範圍小至 5KW 商用規模、大至 MW 級電網儲能系統都可以。


CCT 相當看好 TED 的應用潛力,其儲存能量是鉛酸電池的 12 倍、鋰離子電池的 6 倍,耐用性表現也不差,一般來說鋰電池在充放電 5,000 次後儲電容量會降至 80%,而 TED 循環 3,000 次後,儲能容量也不見衰退,且比起鋰離子電池的金屬存有衰退難題,熔融矽在循環使用後,儲熱表現反而會提高。


該公司預估 TED 使用壽命長達 20 年,Bondarenko 指出,若人們堅持想要讓 TED 系統退役,該設備也是 100% 可回收,不會有環境污染問題。


Bondarenko 表示,TED 的成本效益比具有極高優勢,其中他以特斯拉的電池組為例,聲稱在相同儲能容量需求下,TED 的成本比特斯拉還要低 60-80%,占地面積也更小。且雖然熔融矽的溫度相當高(矽熔點超過 1,400°C),但消費者也不用太過擔心設備的安全性,若電池出問題,只要關閉設備、讓熔融矽冷卻,問題解決後就可再次重啟加熱。


目前 CCT 正努力將產品推向商業化,目前已跟 Lonsdale、Stillmark 跟 MIBA 等公司進行商務合作,預計未來 Lonsdale 將會為其客戶提供逾 10 組 TED 設備,更希望 2020 年可增加到 200 多組,而 CCT 將會提供 Stillmark 熱電池設備,MIBA 集團則可在丹麥、瑞典和荷蘭獨家製造和販賣 TED。


Bondarenko 表示,若 TED 運作與推廣等一切順利,在業界頗受好評後,未來將致力在幾年內讓設備規模提高到 100MWh。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s://technews.tw/2019/04/10/world-first-working-thermal-battery/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9年3月29日 星期五

【產業新聞】摺疊手機耐用考驗,三星 Galaxy Fold 測試影片曝光

中央社
2019年03月29日




2019 年是摺疊手機元年,由三星、華為打頭陣,引領話題並炒熱新商機,三星 28 日主動公開內部的摺疊測試過程,讓外界見證 Galaxy Fold 如何通過開合考驗。


2019 年是摺疊手機元年,三星、華為兩大陣營今年在全球行動通訊大會(MWC)開啟「摺疊手機」新戰場,三星的 Galaxy Fold 要價新台幣 6 萬元起、華為 Mate X 則是 8 萬元左右,皆屬「天價」,而兩者在螢幕設計和其他規格各有千秋。小米、摩托羅拉、聯想、vivo 都傳聞今年也會發表摺疊手機。


三星強調,Galaxy Fold 既是智慧型手機,也是平板,以創新的外型規格,為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行動體驗,可進行多工處理、觀賞影片、暢玩遊戲等。

三星 28 日主動公開內部的摺疊測試過程,讓外界見證 Galaxy Fold 如何通過開合考驗。在實驗室中,專屬儀器對 Galaxy Fold 數回合的大規模測試,確保 Galaxy Fold 已為上市做好準備。


摺疊手機設計特殊,耐用度成為消費者關注焦點,三星測試 Galaxy Fold,以每天使用 100 次計算,約可使用 5 年的時間計算,檢視是否經得起 20 萬次以上的開合操作,全程歷時一週,為確保轉軸設計和 Infinity Flex 螢幕的耐久性,三星認為嚴苛的測試至關重要。


蘋果布局的專利顯示,蘋果也在設計摺疊 iPhone,但按照蘋果過去作風,應不會急著搶先 Android 陣營推出。


市場人士評估,摺疊手機目前仍處於宣示主權的階段,由於售價高,一般來說消費者還會觀望,但非蘋陣營急著推出折疊手機爭搶市場目光,就是希望藉此創造話題,鞏固品牌聲勢,未來也不排除成為刺激消費者換機的一大誘因。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s://technews.tw/2019/03/29/samsung-galaxy-fold-test-video/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9年3月17日 星期日

【產業新聞】可摺疊手機爆夯 盤點有可能加入戰局的大咖

中時電子報
2019年03月17日
黃慧雯/台北報導



講到智慧型手機產業的 2019 年,除了 5G,「可摺疊螢幕手機」也是不可不談的關鍵字!在三星 (Samsung)、華為 (Huawei) 以及小米 (Xiaomi) 陸續公開旗下可摺疊手機的樣貌後,持續在全球掀起討論熱潮。然而,在參與者相對稀少的基礎上,可摺疊手機的價格都相當高昂,並非能輕易入手的選擇。所幸,綜合近期消息,可能有意推出的可摺疊手機的廠商還不在少數,有興趣的消費者可以放在心中,有點心理準備。


盤點各大手機廠的計畫,除了三星、華為、小米之外,包含 OPPO、vivo、聯想(Lenovo)等中國大陸手機廠,都有推出可摺疊手機的計畫。此外,蘋果、Google、Sony 等手機廠商的可摺疊手機相關的專利文件,也都接連曝光,就此來看,至少還有六家廠商有著手準備可摺疊手機的計畫。當然,在這些廠商之外,LG 也是很可能參戰的品牌。對於消費者來說,未來可能的選擇還不少呢。


至於開發進度,OPPO 原先在今年曾公開要在二月份 MWC 發表可摺疊手機(後來沒有公開),而 vivo 則是在預熱 iQOO 子品牌之際,曾經被爆料過正在準備可摺疊螢幕手機。而跟三星類似,擁有可撓式螢幕技術的 LG,也回應過可摺疊手機的相關議題。在 MWC 受訪中,LG 曾表示就技術領域來說,LG 已充分準備好來依照消費者(對可摺疊螢幕手機)的反應給予回應。


針對可摺疊螢幕手機,三星、華為日前都公布了上市的時程。三星 Galaxy Fold 預計在 4 月 26 日上市,而華為 Mate X 則預計在六月份左右上市。已經曝光過的小米可摺疊螢幕手機,則傳出有可能在四月或六月對外正式展示。在這些廠商之後,或許 LG、OPPO、vivo 等廠商是最有可能在接下來一段時間發表可摺疊手機的品牌。他們的產品會不會引起消費者的討論與期待,也將是可摺疊手機這個話題可否能持續延燒的關鍵因素之一。


相對於 Android 陣營,近期有傳出為蘋果提供 iPhone X、iPhone XS 系列 AMOLED 螢幕的三星,也向蘋果提供了可摺疊面板。而相對於中國大陸品牌廠商的積極與開發速度,蘋果的可摺疊手機很可能得等到 2020 年才有機會曝光。也就是說,對於果粉來說,想用上可摺疊 iPhone 還要等上不短的時間。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0317000014-260412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9年3月11日 星期一

【產業新聞】《科技》TrendForce:經濟景氣低迷,LED封裝及球泡燈價格續降

時報資訊
2019年03月11日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



TrendForce LED研究(LEDinside)最新價格報告指出,全球經濟放緩,2月LED球泡燈價格持續走跌,至於1月價格下跌的中國市場主流大功率及中功率LED封裝產品在2月市場價格較為穩定。


受國際貿易緊張局勢以及全球經濟趨緩拖累,廠商產品庫存水位增加,LED中上游企業紛紛下調LED價格以清理庫存,影響終端成品市場價格,全球LED球泡燈方面,2月取代40W白熾燈的LED燈泡零售均價下滑1.1%,為6.18美元;取代60W白熾燈的LED燈泡零售均價亦下降1.3%,為7.12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取代40W和60W部分的LED球泡燈價格降幅分別為2%和6%。


就區域市場而言,2月份各主要地區替代40W和60W的LED燈泡產品市場零售價格均呈現下滑趨勢,幅度在0.1%~2.8%之間。由於市場競爭激烈,品牌廠商大幅下調產品價格,進一步讓利於消費者以提高市占率。


LEDinside分析師王婷表示,1月由於全球經濟景氣持續低迷,廠商繼續清理庫存,照明LED封裝價格普遍出現下調,幅度不等。其中2835產品價格下降幅度較大,達到7~9%,主流廠商均下調價格。此外,1-3W的大功率陶瓷基板產品以及7070產品價格降幅也較顯著。隨後2月份進入農曆春節假期,為傳統交易淡季,多數廠商暫時停產,因此照明LED封裝價格大部分維持穩定。


在車用LED封裝部分,目前四至五晶LED仍為應用在頭燈的主流。受2018年下半年全球車市銷量下滑影響,車用LED市場在2018年底進入低谷期,而且今年1-2月持續低迷。各主流車用LED廠商營收皆受影響,產品價格也隨之小幅下調約1-2%。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0311002913-260410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9年3月5日 星期二

【產業新聞】傳2019年新iPhone還有威猛特色 增加水下模式

中時電子報
2019年03月05日
黃慧雯



 時光飛逝,你知道嗎?現在距離蘋果要發表下一代 iPhone,只剩下半年左右的時間了。就在三星發表 Galaxy Fold 可摺疊螢幕手機之前,外媒爆出了一個 2019 年 iPhone 的大消息,應該會讓不少果粉們對於新機更感期待。


針對 2019 年的 iPhone,《XDA TV》主持人、影片製作人 Max Weinbach 在個人 Twitter 指出,今年的 iPhone 可能會支持可在水下使用的螢幕。現階段還處於原型(prototype)的階段,但是因為蘋果已經申請了相關專利,很有可能在今年看得到!就此來看,這代表 2019 年新 iPhone 或許可以在水面下順利使用,不會因為螢幕整個浸泡在水中而觸控不靈敏。


除了這項特性之外,蘋果可能會拓展 Haptic Engine 在新 iPhone 當中的運用空間。這項技術是在使用者長按螢幕某一處時,創造一個觸覺回饋。而據了解,蘋果會把 2019 年新 iPhone 的螢幕區分為九塊,當特定區域當中的虛擬按鈕被按壓的時候,就會觸發特定區域的震動效果。


毫無疑問,新一代 iPhone 將會搭配 iOS 13 一同現身。綜合近期傳聞,iOS 13 很可能會修正長期以來被使用者詬病的音量調整介面(按下音量調整按鈕,螢幕中央會出下大大的鈴鐺,佔據很大的螢幕空間);此外,在 iOS 13.1 很可能會加入 Dark Mode,效法 2018 年的 macOS Mojave,在昏暗或夜間使用更為舒適。


在以上特性之外,先前長期觀察蘋果產品規劃的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也已經發出 2019 年對蘋果產品路線圖預測,針對 iPhone,他認為蘋果很可能會升級三攝。一般推測,另新增的鏡頭很可能是 ToF (飛時測距)鏡頭,能夠透過紅外線照射到物體再反射到手機的時間來量測更為精準的深度(depth)訊息,不僅有可能強化相機拍攝上的性能,也有可能對於 iPhone 呈現更好的 AR(擴增實境)效果有所幫助。


在 MWC 之後,各界也開始關注蘋果推出可摺疊手機以及 5G 手機的時間點。就目前來看,這兩類的 iPhone 就目前已知資訊來推測,可能都得等到 2020 年才會推出。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0305003285-260412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9年2月19日 星期二

【產業新聞】科技》2018年大陸IC設計風雲榜,海思奪冠、紫光緊追

時報資訊
2019年02月20日
時報記者 王逸芯/台北報導





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最新「中國半導體產業深度分析報告」指出,2018年大陸IC設計產業產值達人民幣2,515億元,年增近23%,以營收排名來看,海思、紫光展銳與北京豪威為大陸IC設計前三大企業,展望2019年,儘管進口替代空間依舊巨大,但受到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下滑、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與中美貿易戰等外部因素衝擊,預估大陸IC設計產業2019年產值約來到2965億元人民幣,成長速度放緩至17.9%。


根據TrendForce統計2018年大陸IC設計企業營收排名來看,營收規模超10億美元的企業有3家;排名前十的企業中,有4家企業表現突出,全年營收成長率超過20%,而2家企業則出現超過2位數的下滑。


細究各公司表現,海思受惠於母公司華為手機出貨的強勢成長及自家研發晶片搭載率的提升,2018年營收成長近30%;格科微受益於CIS需求強勁及晶片價格上漲等因素,營收成長高達39%。而兆易創新則受惠於上半年Nor Flash的漲價及MCU的營收成長帶動,2018年營收成長約13%;紫光國微受惠於智慧安全晶片等業務的高速成長,2018年營收成長約28%。


反觀中興微與匯頂科技則分別受到母公司中興禁運事件影響,以及晶片出貨下滑的衝擊,營收皆呈現兩位數的衰退。中興微2018年營收較2017年衰退近兩成;匯頂則因為指紋辨識晶片出貨下滑,以及晶片平均銷售價格(ASP)下降的疊加因素,導致2018年全年營收衰退約13%。


觀察大陸IC設計產業發展,除了海思率先量產全球首顆7nm SoC,宣示中國本土5G基頻晶片布局腳步領先外,包含百度、華為、寒武紀、地平線等多家企業皆發布終端或雲端AI處理器晶片,也顯示大陸IC設計企業整體技術實力穩步提升。然而,目前大陸IC晶片的自給率僅在15%左右,並且以低階低價產品自給率為最高,未來仍需持續強化研發創新,以拉升中高階晶片的自給率為目標,才能實質推升營收動能的持續成長。


展望2019年之後的科技發展趨勢仍將圍繞在如AI、5G、AIOT、Autonomous、Edge Computing、Biometric等議題所帶動的新形態產業發展之上,而大陸在上述的科技發展重要指標上已掌握領先優勢,這將推動大陸IC設計產業持續發展的動能。以5G領域來看,5G未來商用後創造出的應用場景,將帶動半導體元件的整體需求,隨著2020年全球大部分地區進入5G商用期,預計對半導體需求的提升將在2021年前後發酵。


此外,在AIOT領域中已陸續有商用場景的落實,再加上產業巨頭及電信運營商和政策的推進,將能打出利基型市場的潛力與商機。在汽車電子領域方面,雖然整體汽車銷量下滑,但汽車電動化和智能聯網化在政策引導和巨頭推進的作用下,其滲透率將逐步提升從而帶動半導體元件的需求。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19年2月14日 星期四

【產業新聞】《科技》LTPS面板,今年智慧機市場佔比逾4成

時報資訊
2019年02月14日
時報記者 莊丙農/台北報導



WitsView最新觀察指出,隨著LTPS面板價格位居低點,加上技術成熟,增加手機客戶使用意願,LTPS機種占整體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比重有機會從2018年的37.6%提升至2019年的41.6%。而在面板廠逐漸將發展重心移往柔性AMOLED面板下,LTPS產能的大規模擴產已告一段落,LTPS面板供需有機會在2019年迎來最為健康的一年。


WitsView研究協理范博毓指出,由於大陸數條新增的六代LTPS產能陸續開出,導致面板價格競爭趨於激烈,加上各面板廠技術逐漸到位,手機客戶採用意願提高,快速拉高LTPS在市場的能見度。WitsView觀察,在目前以全面屏為設計主流的趨勢下,手機尺寸放大,同時加上Notch設計與COF設計導致生產難度提升與玻璃耗損增加,因此需要的產能面積也隨之放大,LTPS產能的供需因而逐漸從寬鬆趨向平衡,面板價格的跌幅也有趨緩的態勢。



隨著面板廠逐漸把焦點移往AMOLED面板的開發,並積極擴充產能,全球AMOLED產能在未來幾年將持續成長,可以預見供過於求的風險將逐漸上升。相對而言,LTPS產能擴充停滯,加上價格已滑落至相對低點,在手機規格持續提升的趨勢下,反而增添了更多去化產能的空間。同時,車載應用與筆記型電腦面板應用也開始逐步採用LTPS技術,短期內LTPS供需有機會漸漸擺脫供過於求,並維持在平衡狀態。


WitsView認為,未來幾年LTPS技術能否保持領先優勢,將取決於大陸面板廠在AMOLED技術的成熟度。隨著大陸新增的AMOLED產能逐漸開出,預估在2020年之後,產能釋放的壓力也將越來越大。同時大陸部分新增AMOLED產能於2020年時,大多已投入生產超過一年的時間,在技術與成本提升後,可能會開始威脅LTPS既有市場優勢。在中高階市場,AMOLED與LTPS技術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預期AMOLED技術在成為中高階手機市場主流之後,屆時LTPS產能將再次面臨供過於求的風險。因此對LTPS技術而言,加速侵蝕更低階的a-Si市場,或是持續擴大非手機應用產品的比重,都可能成為未來幾年的主要發展策略,以減緩AMOLED技術趨於成熟後帶來的衝擊。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0214002686-260410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9年1月29日 星期二

【產業新聞】德設計全新雙極型電池,有助簡化電池組使用材料與製程

TechNews
2019年01月30日
Daisy Chuang




隨著電池儲能系統與電動車市場愈來愈大,其關鍵核心電池組的重要性也水漲船高,對此德國科學家最近透過可撓式聚合物雙極板,設計出全新的電池系統,與舊有電池設計相比使用材料有望減少超過 80%。


目前電池組大多由多顆電池組成,每顆電池之間則用電線相連,但這不僅會增加成本,也會讓效率降低,再加上電池組也可能會過熱致使機械受損,除此之外,這樣一來每顆電池都必須要完成封裝步驟,性能提升幅度相當有限。


對此德國夫朗和斐協會決定運用雙極型電池來解決上述問題,透過雙極板將各個電池相互連接。其中該協會為歐洲最大的應用科學與非盈利的科研機構,旗下有超過 80 個研究所,多為中小企業開發新技術或工藝,助新創、發展中的組織一臂之力。


而雙極板是燃料電池常用零件,用來分隔氧化劑與還原劑,並帶有收集電流作用,要選擇哪些材料來當雙極板材質便是夫朗和斐協會科學家首要難題。


目前雙極板最普遍的材料為石墨,具有質地輕、耐腐蝕與導電佳等優點,然而該材料材質易碎,石墨的多孔性結構也會讓燃料從雙極板擴散而浪費;假如改用金屬來打造雙極板,其抗蝕效果則有限,還需要在金屬表面進行電鍍、物理蒸鍍(PVD)或是電化學加工,進一步提升抗腐蝕性能;碳-聚合物複合雙極板雖然製造過程快又耐腐蝕,但導電效果差,也無法製成又輕又薄的雙極板。


顯然各有各的優缺點,若要找出心目中最適合的材料,還得另外加以研究。因此該團隊最終採用第三的碳-聚合物複合材料方案並加以改良,運用高電導聚合物材料來製作全新的雙極板,與舊有技術相比,新型雙極板不僅耐腐蝕性高又可重塑,不同的雙極板也能用焊接相連,讓電池系統可緊密封裝,相較之下傳統的雙極板熱應力與機械應力都不足,不適合焊接。


夫朗和斐協會環境、安全、能源技術研究院負責人 Anna Grevé 表示,新技術主要挑戰在於開發材料與製程,團隊採用的材料都是市面上可見的,聚合物成分大約占 80%,剩下 20% 則是石墨,與過去技術差別在於特殊配方與加工方法。


該團隊看好噴墨印刷可精準嵌入材料的優勢,運用常見的卷對卷(roll-to-roll)製程來製作雙極板,盼可提高成本效益比,目前科學家們也掌握了另一項技術,基本上只要一種製程即可滿足所有要求,除了製造過程相當快之外,還能設計成不同尺寸。


Grevé 指出,透過該製程與材料,團隊已製造出厚度相當薄的雙極板,與過去用電線連接電池的電池組相比,可省下 80% 以上材料。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s://technews.tw/2019/01/30/flexible-polymers-bipolar-plates-batteries/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9年1月22日 星期二

【產業新聞】iPhone2020年新款 傳均採用OLED面板

中央社
2019年01月23日
記者 鍾榮峰/台北報導



蘋果未來iPhone面板傳新設計。外媒報導,2020年新iPhone可能均採用OLED面板。外媒先前也預期,今年iPhone可能採用整合觸控OLED面板。


華爾街日報(WSJ)引述瞭解量產計畫的相關人士報導,蘋果可能在2020年的新款iPhone系列,排除使用LCD面板,規劃均採用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面板。


報導指出,蘋果去年10月下旬開賣的6.1吋LCD版iPhone XR產品,銷售狀況不如預期,LCD面板其中由日本Japan Display Inc.提供,截至去年3月底,JDI超過一半的營收來自蘋果。


國外科技網站MacRumors分析,蘋果全系列iPhone採用OLED面板的消息並非首次傳出。


國外科技網站Appleinsider日前引述韓國ETnews報導,今年iPhone可能會採用整合觸控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面板,可讓手機厚度變得更輕薄。


蘋果目前iPhone所需OLED面板傳出採取供應分散策略。外媒日前報導,韓國LG Display生產蘋果所需OLED面板,去年12月開始交貨。先前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旗下Samsung Display是蘋果iPhone所需OLED面板的獨家供應商。


蘋果iPhone銷售狀況市場看法保守。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日前報導,蘋果下修今年第1季新款iPhone量產計畫,預估下修幅度約10%。


報導引述消息人士透露,蘋果在上月底通知供應鏈廠商,減少今年第1季製造新款iPhone的數量,這是過去2個月來蘋果第2次下修新款旗艦iPhone機種的產量。


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在今年1月初下修截至去年12月29日的2019會計年度第1季財測,單季營收約在840億美元,毛利率約在38%。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s://www.cna.com.tw/news/ait/201901230056.aspx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9年1月16日 星期三

【產業新聞】新型電池製造設備出爐,薄膜太陽能轉換效率有望突破 25%

TechNews
2019年01月17日
作者 Daisy Chuang



目前太陽能市占率最高的技術為矽晶太陽能電池,然而長江後浪推前浪,也有許多技術正虎視眈眈瞄準市占第一的寶座,就好比美國科學家已為薄膜太陽能打造獨門製造技術,有助提高碲化鎘薄膜太陽能板的成本效益比,有機會將轉換效率從 22% 提高到 25%。


相較於市面上常見的矽晶太陽能技術,碲化鎘、銅銦鎵硒(CIGS)等薄膜太陽能板能見度或許不高,但該技術除了具有低成本與使用材料較少的優勢,薄膜太陽能還可使用可撓基板,能裝置在窗戶、汽車或是建築物上,進而發展成建築整合太陽能電池技術,應用範圍相當廣泛。


而為了讓薄膜太陽能不管在轉換效率還是應用方面都更上一層樓,美國德拉瓦大學已研發出名為蒸氣傳輸沉積系統(Vapor Transport Deposition System)的薄膜太陽能製造設備。


雖然蒸氣傳輸沉積系統聽起來很像是蒸氣龐克小說會出現的名詞,但該設備或許會成為薄膜太陽能的重要製造設備,其中在太陽能製程中,薄膜太陽能電池由數百萬個晶體組成,透過施加熱與壓力等化學氣相沉積法,在基板上生長薄膜,最終形成太陽能電池,而若要製造出良率高、性能佳的電池,箇中祕訣在於生長薄膜時,得仔細調整每顆晶體的特性。


蒸氣傳輸沉積系統主要功用便是如此,在薄膜生長時可進行微調,讓科學家們能在晶體中加入其他元素,希望可利用摻雜技術(Doping)提高電導率與電池電壓。目前德拉瓦大學則透過此設備,嘗試在碲化鎘材料分別摻雜銻、砷或磷 3 種元素,觀察添入何種材料可提升電池性能。


德拉瓦大學能源轉換研究所科學家 Brian McCandless 表示,雖然碲化鎘材料光捕獲效率非常好,但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電壓輸出著實不高,開路電壓僅有 0.8 伏特,照理來說其優異的能隙與吸光特性可讓電壓提高到 1.1 伏特。


因此德拉瓦大學將有望藉此設備將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電壓突破到 1 伏特以上,或許更可將轉換效率提升到25%。目前該團隊已找出適用於碲化鎘薄膜電池的摻雜化學配方,下一步則正在研究如何提高電池的電子流,新論文已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


薄膜太陽能具有低成本、易製造與可撓優點,但近年來由於矽晶太陽能電池的成本大幅下降,大幅壓縮薄膜太陽能市場空間,導致許多薄膜太陽能廠商相繼倒閉,而該研究或許可進一步重振薄膜太陽能市場。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s://technews.tw/2019/01/17/vapor-transport-deposition-system/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9年1月8日 星期二

【產業新聞】首款量產的可折疊螢幕手機 Royole FlexPai,我們動手折!

engadget
2019年01月09日
作者 Eric Chan



曾經炒起一時熱話的首台量產可折疊螢幕手機 FlexPai,其公司 Royole(柔宇科技)原來也有參展 CES 2019,今天我們就在與 CEO 進行專訪時,一併親身動手折一折這台手機吧!
這台 FlexPai 的概念是平板電腦/手機兩用的,在平放展開時是為一片 4:3 的 7.8 吋 1,920 x 1,440 螢幕。因為頂端的部分放置了雙鏡頭相機和其他部件,所以對折後的手機形態會有兩面不同大小的螢幕,而中間屈曲的部分就有如 Galaxy Note Edge 的曲屏部分一樣顯示著快捷鍵。


動手折的時候就會發現,其實 FlexPai 的關節位置有很高的阻尼,需要一定的力氣才會成功把手機對折,釋除了小編之前對這款手機的不安感。中間屈曲螢幕的畫面也沒有因此有影響,所以在變回平板模式時也是可以盡情看影片,甚至是雙開應用程式來提升生產力。


FlexPai 搭載的是 Qualcomm Snapdragon 855 處理器,備有 6+128 和 8+256 的版本,能滿足高需求的使用者。然而這基於 Android 9 而開發的 Water OS 在運行時,感覺還是有點遲緩,在應用程式於各個螢幕狀態的轉換時尤其明顯,但這都可以透過軟體更新來改善。可惜的是今天小編仍未可以玩到真正善用這可折疊螢幕設計的 app,但 CEO 劉自鴻有透露他們已經開放 API,挑戰開發者的創意,而且也已經有好幾個成品了。


FlexPai 目前只有在中國大陸正式上架,定價人民幣 8,999 起,劉自鴻更透露說去年十二月底已經開始發貨;港、台的朋友就要透過水貨渠道了。但 Royole 今天宣佈了在美國推出開發者計劃,讓有志之士可以付出 1,310 美元來入手一台 6GB RAM 版本來做測試。


在親身與 FlexPai 的 CEO 接觸和交談後,我們對其公司再一次改觀了。相信各位讀者也有印象我們曾經對 FlexPai 抱有懷疑的態度,畢竟當時 Royole 確實是想比三星搶先發表其產品,以取得「全球首台可摺疊螢幕手機」這個稱號。後來我們在 TechCrunch 深圳也摸過劉自鴻自用的 FlexPai 原型機,看到其 OLED 面板在彎曲的部分有不貼合和皺摺的問題(其實作為公司代表的話,建議對外的時候還是拿出產品最好的版本吧)。當時候劉自鴻保證量產的機器不會有這些問題,所以還好我們在 CES 也真的看到有改善,在交談時更體會到這位 CEO 展現他對自己產品的信心。做為首家市售可折螢幕手機的廠商,柔宇是有不少改善和學習的空間,不過也是一個不錯的開始就是了。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s://chinese.engadget.com/2019/01/08/royole-flexpai-hands-on/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9年1月2日 星期三

【產業新聞】被子彈射穿也不怕,Amionx 防爆鋰電池望 2019 年底量產

時報資訊
2019年01月03日
作者 Daisy Chuang



鋰離子電池不耐撞、易起火爆炸的缺點已眾所皆知,然而美國電池公司 Amionx 將反轉大眾對鋰電池的印象,推出怎麼摔、怎麼撞、甚至被子彈射穿都不會爆炸的鋰離子電池,更希望可在 2019 年底量產新型電池。


若要研發出安全性較高的鋰電池,Amionx 認為首要之務是找出電池容易起火爆炸的原因,這樣一來才可逐一擊破各項難關,讓電池「由內而外」築起防禦牆。


鋰電池有許多安全隱憂,像是無法過度充電、易短路與高溫環境安全性低,這是因為鋰活性較強,充放電過程中容易沉積鋰離子,電極表面會因沉積不均勻形成樹枝狀鋰晶枝,進而造成電池容量損失、充放電效率降低或是刺穿隔離層,最終導致電池內部失控。隔離層主要功能為隔絕正負極、防止電池自放電及兩極短路,受到衝擊或是撞擊,也可能會造成短路或爆炸。


目前有許多科學家嘗試各種方式打造安全無虞的電池,好比採用固態電解質、在液體電解質加入阻燃劑等,希望稍稍改變製程就能為電池帶來全新光景,對此 Amionx 則研發出「SafeCore」技術,盼可減少電池因過熱或受撞出現事故的機率。


SafeCore 可說是電池內部的阻斷器或是保險絲,是一種 1~5 微米厚的電池夾層,當電池電壓、電流變高與溫度急速高升時,特殊材料會迅速分解,變成一面堅固的牆,不讓電子從電極離開。


該技術不僅適用任何化學或固體材料,工廠也不用新增任何設備,SafeCore 就像一種醬料,工作人員只要在電極層壓機(electrode laminator)加入一勺名為 SafeCore 的神祕醬油就好了。Amionx 營運長 Bill Davidson 表示,為了不讓電子通過,公司已在電池內部打造一面牆。


先前外媒 CNET 也有測試 SafeCore 的性能,像是以高壓電流充電並用釘子刺穿電池,甚至還請步槍手來開槍射電池,並分為添入 SafeCore 的實驗組與對照組。其中實驗結果也符合期待,釘子刺穿傳統鋰電池後,電池會在 3 秒內迅速膨脹並起火燃燒,新型鋰電池則僅稍稍變燙,子彈穿透新型電池後也沒有爆炸。


團隊目標是希望未來電池能安全又緩慢的釋放電力,因此添加 SafeCore 後電池容量會降低 1%~3%,但利大於弊,Amionx 表示,技術可延長電池壽命、穩定電池能量密度,幫助科學家設計更小型的電池,並進一步提高鋰離子電池的應用範圍。


Amionx 執行長 Jenna King 表示,團隊認為這種技術有望被世界各地採用。目前公司已開始與製造商討論合作事宜,更計劃在 2019 年底開放授權。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s://technews.tw/2019/01/03/amionx-safecore-safe-lithium-ion-battery/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8年12月28日 星期五

【產業新聞】《科技》高通、蘋果專利戰未完待續,專家:陷無線產業於危機

時報資訊
2018年12月28日
時報記者 王逸芯/台北報導



高通、蘋果專利大戰愈演愈烈,勢必要從2018年一路演到2019年,Tirias Research首席分析師Jim McGregor直言,隨著雙方的針鋒相對,恐讓整個無線產業的命運陷於危機。


蘋果和高通之間的專利戰正持續升溫,Jim McGregor就點出,其實雙方的爭議重點在於知識財產權(IP)的授權模式,以及和無線產業有關的授權費率,這不僅是一場蘋果與高通的戰爭,而是攸關整個無線產業,作為一家領先的創新者和IP授權商,「高通既不是第一家也不會是最後一家成為蘋果目標的公司」。



Jim McGregor表示,專利代表IP,在許多情況下,IP被獨家保留作為一項競爭門檻,不會輕易授權給其他公司,因此,若IP受到侵犯,持有人可以透過法律手段尋求賠償或採取其他行動,有些情況下,IP持有人願意無償提供其IP給任何人使用,這通常是為了建立開源(open-source)的硬體或軟體標準,而在其他情況下,IP持有人選擇將IP授權給價值鏈的特定部份或可能是價值鏈的所有部份。


以半導體產業的情況來看,IP通常由IP持有人授權給半導體供應商,然而,在無線產業中,IP被授權給ODM或OEM,主要是終端裝置製造商,包括智慧型手機以及汽車等,這種授權模式是由愛立信、摩托羅拉和諾基亞等早期無線供應商開創的,然而,無線產業經過多年來的變化已經與早期不一樣了。


Jim McGregor表示,一般的智慧型手機可能使用高達數百萬項專利,包括從用於通訊的無線網路技術到手機上執行的使用者介面和App等,更重要的是,它讓任何人都可以在當今世界上最流行的運算和通訊平台上進行創新,以半導體產業而言,它讓任何半導體公司都可以因此進入市場,而不必擔心IP持有人或競爭對手採取報復行動。


在智慧型手機發展初期,德儀是當時行動SoC(系統單晶片)領域的領導廠商之一,同時還有十幾家半導體公司積極切入這個市場,隨著時間的進展,諸如英特爾、超微和德儀等陸續退出市場,而其他業者,如聯發科(2454)和幾家大陸新創公司則開始進入市場,蘋果、華為和三星等也開始設計自家的SoC,在此同時,行動SoC的性能已經進步到接近PC處理器了,無線介面達到或超過了有線介面,智慧型手機已經成為全球一半以上人口提供拍照、錄影、玩遊戲、看影片、電子通訊和社交網路等應用的主要裝置。


蘋果透過其IP合作夥伴來支付授權費用,特別是SEP,根據Tirias Research估計,蘋果為每支iPhone付給所有IP持有人的數百項專利使用費還不到20美元。這表示在該公司數十億美元的研發投資中,iPhone X的成本佔不到2%,此外,這些比重還會隨著時間演進而降低,即使整體專利庫增加了,但是,蘋果每讓IP成本降低1美元,就可以帶來每年超過2億美元的利潤。蘋果也向全球監管機構提出投訴,以尋求改變授權模式,要求將半導體IP授權推向晶片供應商,而非OEM,這可能會迫使所有的IP持有人直接授權給智慧型手機價值鏈的特定部份,而不是完全著眼於終端裝置,整體來說,授權費用的顯著降低以及授權模式的改變,可能對無線市場帶來巨大影響。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228002686-260410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8年12月18日 星期二

【產業新聞】精能醫學「植入式電子裝置」邁向神經調控醫療新領域

中時
2018年12月19日
羅浚濱


在竹科的精能醫學公司成功開發「超高頻植入式脊髓電刺激器疼痛緩解系統」,這項植入式電子裝置,獲得全球最大醫療器材商美敦力旗下的美敦力中國基金投資,讓台灣正式邁向「神經調控」國際醫療的新興領域,更是美商在台灣生技界的首項投資。


目前市面上傳統的脊髓電刺激產品頻率均小於1200赫茲,使用上具刺痛感,且須一天內數小時重複刺激。


科管局指出,2017年核准進駐竹科的精能醫學,集結相關工程電子及醫師等學者專家,共同研發出植入式電子裝置,採用超過20萬赫茲的超高頻電刺激,可達到無刺痛感及有效縮短電刺激時間。


精能醫學與中國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合作,近2年完成20個首次人體臨床試驗,運用於如膀胱過動症、頑固型高血壓、腰椎造成相關頑固性疼痛等,或對抗藥性、退化性或者不可逆的疾病,都有相對良好的長期控制能力。


科管局表示,精能醫學研發的植入式電子裝置,預計明年底進入多中心的國際臨床試驗,


最快可望在2021年取得美國FDA及歐盟CE醫療器材銷售許可證,將成為台灣第一家以植入式電子裝置進入臨床試驗的醫材公司。


同時,精能醫學也是第一家與美國前三大醫材廠策略合作的公司,未來臨床試驗通過後,將成為國際一流高階醫材大廠,為台灣醫材與電子產業帶來正面積極的貢獻。


根據國外調研機構Global Market Insights針對神經電刺激設備市場的報告,目前相關產品2017年市場產值約為40億美元,預估至2023年將成長至130億美元,其中植入式脊髓電刺激器產值,預估至2023年前將迅速增長至超過90億美元,產品市場潛力龐大。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219002355-260412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8年12月13日 星期四

【產業新聞】《科技》摺疊手機即將問世,明年滲透率僅0.1%

時報資訊
2018年12月13日
記者 王逸芯/台北報導


TrendForce光電研究(WitsView)於最新舉辦的「智慧型手機新時代商機」線上研討會指出,隨著智慧型手機市場趨於飽和,產品差異化空間越來越小,手機廠商開始將摺疊式手機視為新一代手機發展重點。WitsView預計2019年摺疊式手機將正式問世,占智慧型手機市場滲透率僅0.1%,到2021年將突破1%,達1.5%。


WitsView研究協理范博毓指出,過去曾有廠商嘗試推出摺疊式手機,採雙面板設計,但多半以失敗告終。不過隨著柔性AMOLED面板持續進化,單面板設計的摺疊式手機逐漸浮出檯面,其中又以三星顯示器的技術最為領先。


而三星手機業務在這幾年受限於手機差異化程度越來越小,過去作為銷售利器的AMOLED機種越來越難以刺激更多需求,加上市場趨於飽和,來自中國的手機品牌持續在新興市場步步進逼,讓三星的手機銷售開始面臨成長瓶頸,勢必需要新的刺激來帶動需求。因此WitsView認為,三星最有機會在2019年率先推出摺疊式手機,除了嘗試定義新一代的手機型態之外,也持續鞏固三星在手機市場的領導地位。


范博毓認為,摺疊式手機雖然成為市場注目焦點,但目前仍處在產品發展初期,勢必需要持續改善設計型態。從三星目前規劃的摺疊式手機概念產品來看,因為採用內摺式設計,需要增加外螢幕,因此內外螢幕在模式切換時的介面優化將是使用者在使用上能否順手的關鍵。同時產品的厚度與邊框、電池的續航力等都還有改進的空間。


外摺式設計也是許多廠商考慮的方向,但外摺式設計涉及到保護膜或保護玻璃的強度、厚度與可撓性如何兼顧的問題,另外面板內部各材料在摺疊狀態下的延展性與信賴性如何提升也將是一大考驗,因此勢必將耗費更長的研發時間。


目前除了三星之外,Huawei、LG、Google與Lenovo等手機品牌也紛紛開始計劃推出摺疊式手機,但仍受制於非三星的面板供應商技術尚未到位,因此需要更多時間進行開發與調整。WitsView認為,在產品型態需要持續調整、非三星的柔性AMOLED產能與技術尚未完全到位,加上消費者真實需求未明的狀態下,摺疊式手機初期的需求不會太高,預計最快要到2019年下半年或2020年後,隨著更多廠商願意嘗試推出產品,並得到市場更多反饋後,才有機會逐步提升市場規模。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213002699-260410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8年11月27日 星期二

【產業新聞】《科技》SEMI領先業界公布功率暨化合物半導體晶圓廠展望報告

時報資訊
2018年11月27日
記者 沈培華/台北報導



隨高階消費性電子產品、無線通訊、電動車、綠能建設、資料中心,還有工業(IIoT)和消費性物聯網(IoT)應用對能源效率的標準愈趨嚴格,功率元件所扮演的重要性也隨之與日俱增。因應此趨勢,SEMI公布全球業界第一份功率暨化合物半導體晶圓廠預測報告,並預測至2022年前功率暨化合物半導體相關晶圓廠數量及產能。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今天公布業界第一份聚焦功率暨化合物半導體領域的全球晶圓廠資料「功率暨化合物晶半導體圓廠展望」(Power and Compound Fab Outlook),提供全面性的前段半導體晶圓廠資訊,並預測從2017至2022年,全球將興建16個功率暨化合物半導體晶圓廠,整體產能將成長23%,每月投片量將達120萬(8吋約當晶圓)。


SEMI台灣區總裁曹世綸指出,隨高端消費性電子產品、無線通訊、電動車、綠能建設、資料中心,還有工業(IIoT)和消費性物聯網(IoT)應用對能源效率的標準愈趨嚴格,功率元件所扮演的重要性也隨之與日俱增。因應此趨勢,全球各地的半導體晶圓廠已針對電子產品的所有面向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包括電力的採集(powerharvesting)、傳送、轉換、儲存和消耗,而成本架構和效能則扮演決定功率電子市場成長和技術普及速度的關鍵因素。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27002984-260410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8年11月20日 星期二

【產業新聞】《科技》全球前10大IC設計廠Q3營收,聯發科甩頹勢、高通衰退

時報資訊
2018年11月21日
記者 王逸芯/台北報導



根據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最新統計,全球前十大IC設計業者2018年第三季營收及排名出爐,受惠於網通、資料中心、車用領域與消費性電子的成長動能,大多數IC設計業者的營收表現皆較去年同期成長,僅有高通出現微幅衰退的情況,三家台系設計業者如聯發科(2454)、聯詠(3034)與瑞昱(2379)等,受惠於消費性電子旺季備貨需求的帶動,第三季表現出色,聯發科自第二季開始,已擺脫衰退陰霾,第三季較去年同期成長3%。


拓墣產業研究院資深分析師姚嘉洋指出,Qualcomm在第三季結束前便已經推出五款不同市場定位的處理器產品,產品策略相當積極,然儘管產品布局完整,出貨量相較於去年同期亦有所成長,但仍受到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成長動能遲滯影響,導致價格下滑、第三季營收較去年同期衰退0.1%。


NVIDIA第三季營收年成長率表現最佳,原因在於遊戲、專業視覺、資料中心與車用等應用領域依然保持強勁的成長動能,其中又以資料中心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65.3%,表現最為出色,而Marvell 於今年7月6日完成收購Cavium後,第三季營收超過賽靈思、排名第六,並帶動其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28.2%,表現僅次於NVIDIA。


觀察台系IC設計業者第三季表現,姚嘉洋指出,聯發科持續調整旗下產品組合,加上12奈米製程產品的挹注,並強化處理器成本結構,使得第三季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3%,毛利率達38.5%,寫下自2016年以來的單季毛利率歷史新高。聯詠的系統單晶片產品受到市場的青睞,主要的原因是來自全球TV市場的成長動能。瑞昱在大陸網通市場與傳統旺季的帶動下,第三季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7.9%。


展望第四季與明年第一季,姚嘉洋認為,儘管Qualcomm已經在智慧型手機所需的RF收發器元件、車用電子與物聯網採取相對積極的產品策略,但能否減緩智慧型手機市場成長力道下滑所帶來的衝擊,尚有待觀察,而聯發科雖然也受到智慧型手機需求影響,但歷經近一年的營運與產品組合的調整後,已漸入穩定發展階段。


至於AMD則是受惠於台積電(2330)的7奈米製程,在CPU與GPU新品陸續到位的情況下,應有助於其在伺服器與資料中心市場的能見度;NVIDIA雖然在第三季營收年成長率居冠,然而因遊戲顯卡收入成長不如預期,導致整體財報表現也未若業界的預期,由於NVIDIA的營收主力來自遊戲顯卡(Gaming)市場,以第三季為例,遊戲顯卡營收占整體近60%,但第三季受到挖礦市場需求不振衝擊,造成Pascal中階遊戲顯卡出現供過於求的狀況,進而面臨庫存問題;因此,NVIDIA勢必要在最短時間內去化庫存,以利新一代圖靈架構的遊戲顯卡在市場上的銷售,而在去化庫存的這段時間內,恐不利NVIDIA的營收表現,短期內NVIDIA應將進入調整期。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21002535-260410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8年11月13日 星期二

【產業新聞】《科技》台灣精品MEDICA,展現未來虛擬智慧醫療技術

時報資訊
2018年11月14日
記者 郭鴻慧/台北報導




未來的醫療發展將藉由物聯網(IOT)的串連、大數據的分析、資訊科技的運用,快速實現智慧醫療,台灣資通訊產業擁有創新研發的基礎,外擴發展智慧醫療產業能量高,是我國未來產業發展的另外一個大藍海。在德國杜塞道夫國際醫療展(MEDICA)「台灣精品醫療產業館」中,高度運用我國虛擬資訊科技運用的醫療品牌(HTC、台灣骨王),吸引大量媒體及專業買主關注。


HTC跨足智慧醫療之旗下健康事業部DeepQ的目標即是從使用者角度出發,配合頂尖科技創造出最好的醫療體驗。就核心能力來說,DeepQ擁有醫療用的人工智慧(AI)及醫學用的虛擬實境(VR)等兩大趨勢的技術與能力優勢。DeepQ在AI運用方面,已與萬芳醫院的AI導診機器人、馬偕醫院的用藥管理應用,目前正擴大應用在疫苗管理、疾病診斷等。


另在MEDICA「台灣精品醫療產業館」中高度熱門的台灣骨王生技公司,最傲人的發明就是全球首創智慧骨科手術眼鏡,利用「MR混合實境技術」和計算攝影機影像的位置,X光影像即時顯示在醫師眼前,將數位化醫療搬進手術室,成為外科手術大幅進步的關鍵工具,媒體間的討論超高,執行長王民良博士表示,去年9月開始跟著貿易局的IEP計畫與貿協共同前往海外市場試水溫,果然引起市場好奇及需求,除了新南向市場發展中的案件外,目前也正跟德國大型醫材製造商密切接洽中,可以高度曝光的宣傳平台就是像我們這種新創公司最需要的,感謝政府的計畫與支持。


生醫產業推動方案中心執行長暨科技部次長謝達斌表示,台灣相當看重醫材產業的前瞻思維與製造實力,為加速新科技與生醫產業的結合,正逐步推動生醫產業創新方案。本次以台灣品牌形象參與MEDICA便是希望能打造台灣醫材產品優質平價的精品形象,促進國際合作,並向國際介紹台灣醫材特色與實力,以窺見台灣醫材產業的堅強實力。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委託外貿協會於全球最大的醫療器材展- MEDICA中,透過「台灣精品醫療產業館」向國際傳達台灣智慧醫療的品牌與產業實力。MEDICA展今年共有荷蘭、日本等61國廠商進行展出,台灣是第8大參展國,貿協等單位與231家廠商共同參展,展期間預計將吸引來自150國13萬名專業人士參觀。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114001481-260410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