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3日 星期日

【產業新聞】韓系電池廠攻陸受阻,陸動力電池業者發展現良機

鉅亨網
2016年 10月24日
新聞中心 報導


三星 Note 7 手機的頻頻爆炸事件,使得韓系電池企業在中國市場發展受阻,與之合作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商不得不考慮更換電池配套商;搭載三星 SDI 動力電池的大陸本土車企新能源車,如今也暫時停產,而相關法則也對外資電池廠「say no」,這讓韓系電池工廠遭遇大難題。

根據廣州日報報導,近日大陸江淮汽車暫時停產其純電動汽車 IEV6S,原因正出在該車所配置的三星 SDI 電池上,因三星 SDI 電池未能進入大陸工信部公佈的《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企業目錄 (俗稱「電池目錄」),使得江淮 IEV6S 無法獲得國家補貼。

按照之前江淮與三星 SDI 簽署的合作計畫,兩家公司將建立長期的供貨合作夥伴關係,如今因為電池目錄原因,兩家不得不暫時擱淺進一步合作計畫。據悉,江淮 9 月起生產的 IEV6E 車型開始改採用來自大陸本土的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的電池。

在此之前,作為北汽新能源「蜂鳥計畫」裡的純電動車,被北汽寄予厚望的 EX200 也因採用韓系三元鋰電,目前已暫停與電池企業的配套合作。即便是大陸最大的汽車企業上汽集團,其採用的美國產 A123 和韓國的 LG 電池,也不在《通知》要求的範圍內,不得不面臨更換電池配套商選擇。上汽負責新能源技術的相關人士表示,至少需要一年左右才能把現有的電池換掉,加上產品的升級換代,需要兩年過渡期。

近幾年來,韓國電池企業快速崛起,三星 SDI 和 LG 化學與全球範圍多家汽車企業建立了電池供應關係。在中國,三星 SDI 在西安建成了專門生產汽車動力電池的工廠,於去年 10 月竣工投產;LG 化學在南京合資成立的南京樂金化學新能源電池也是 LG 全球最大的電池工廠。同時,LG、三星等韓系電芯也已與大陸多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展開合作,如吉利新能源產品採用了部分 LG 的電池;去年三星 SDI 與大陸十多家商用車及轎車企業簽署了供應動力電池的協定,並已開始供應產品。

除三星 SDI 外,LG 和松下等以日韓為首的國外電池廠家都在中國設廠,並以較優惠的價格和高性價比,試圖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中分一杯羹,而新頒發的《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猶如一道門檻,卡住了三星等日韓電池企業進軍中國本土市場的步伐。

有鑑於政策的不確定性,三星、LG 等企業也希望透過與中國公司合資分享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紅利,進行自海外進口或大陸本土化生產的兩方面準備。三星電子繼入股比亞迪之後,三星 SDI 將與曙光股份、東軟睿馳汽車技術 (上海) 於大連合資成立睿馳新能源動力系統(大連),生產銷售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包與充電機。

同時,也正因政策的不確定性,且大陸本土電池現階段在性價比存在的劣勢,也使得大陸本土車企進行了兩面準備,如吉利帝豪 PHEV 的動力電池同時選了韓國的三星和大陸本土的寧德時代,蔚來汽車也同時將三星和寧德時代作為備選的電池供應商。

今年 6 月 20 日,大陸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公佈了第四批《規範條件》企業目錄,包括中航鋰電、超微創元、遠東福斯特等 32 家企業入圍;截止目前,共有 57 家電池企業進入前四批企業目錄,但沒有一家外資企業入選。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news.cnyes.com/news/id/3585850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6年10月16日 星期日

【馗鼎最新消息】2016年10月26日至10月28日 TPCA Show-展覽電漿設備,歡迎蒞臨指教

< TPCA Show >
地點:台北世貿南港展覽館 J-1033
時間:2016/10/26~2016/10/28
10
26() 10:00-17:00
10
27() 09:30-17:00
10
28() 09:30-16:00 (最後一天)


展示產品:抗汙/抗指紋設備、點狀式常壓電漿設備、寬幅式常壓電漿設備、低壓電漿清潔設備、電漿去膠渣機、電漿去光阻機、電漿蝕刻機、量測儀器、DLCTiN

相關連結: http://www.tpcashow.com/tw/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產業新聞】和三星搶蘋果!鴻海/夏普傳擬砸千億在中國量產OLED

鉅亨網
2016年 10月17日
記者蔡承啟/報導


日經新聞 16 日報導,鴻海 (2317) 及其旗下子公司夏普 (Sharp) 已開始進行相關評估,計畫在 2019 年於中國量產 OLED 面板,主因蘋果(Apple)iPhone 組裝廠聚集在中國、且當地智慧手機廠急速抬頭,加上藉由在中國生產有望獲得地方政府補助金及稅率優惠、藉此可減輕投資負擔。據報導,蘋果預計在 2017 年開賣的 iPhone 上開始採用 OLED 面板,因此鴻海 / 夏普期望藉由在中國生產、追擊跑在前頭的南韓三星電子。

報導指出,夏普已向製造設備商傳達有意在中國生產 OLED 面板的意願,而除了組裝、檢查工程之外,將發光材料附著在基板上的重要工程也考慮在中國進行,且夏普將階段性提高產量、預估投資額將達 1,000 億日圓以上的規模。

據報導,夏普正以中國沿海地區為中心、尋找廠房用地,且也考慮活用鴻海子公司群創 (3481) 位於中國的工廠。

夏普於 9 月 30 日宣布,將投下約 574 億日圓設置 OLED 面板試產產線 (pilot line),將在三重事業所及(土界) 事業所導入相關設備,預計於 2018 年 Q2(4-6 月)啟用。夏普指出,上述試產產線主要將用來蓄積量產 OLED 面板所需的知識、研發提高良率的生產技術,且也將進行小規模生產、出貨給顧客。

日本蘋果情報網站 iPhone Mania 9 月 30 日轉述美媒的報導指出,據關係人士透露,夏普正和蘋果就供應 OLED 面板一事進行協商。關係人士表示,蘋果目標是向多家廠商採購 OLED 面板,而夏普最終能否供應 iPhone 用 OLED 面板,端視產品可靠度、品質以及供應量而定。據悉,南韓三星電子也正和蘋果就 OLED 面板供應一事進行協商。

夏普曾於 2 月 25 日宣布,鴻海 / 夏普計畫砸下 2,000 億日圓,設置 OLED 面板的研發產線、試作產線和量產產線,並計畫在 2018 年初期開始進行量產,目標為在 2019 年結束前擁有月產約 1,000 萬片 5.5 吋 OLED 面板的產能,年目標為生產約 9,000 萬片 5.5 吋智慧機用 OLED 面板、年營收目標為 2,600 億日圓。

夏普社長戴正吳 8 月 29 日呼籲應創建「日本聯盟」,指稱夏普、Japan Display Inc(JDI) 應攜手研發 OLED 面板,對抗跑在前頭的三星等韓廠。

不過,日經新聞 8 月 29 日報導,關於鴻海與夏普示愛、想要攜手研發 OLED 面板一事,JDI 冷淡回應表示,「完全沒聽說過。鴻海 / 夏普並未和 JDI 接觸,考慮合作一事並非事實」。關於突然冒出來的「日本聯盟」構想,日本經濟產業省也靜觀其變,經產省某位幹部 29 日表示,「尚未聽說過、所以不清楚」。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news.cnyes.com/news/id/3577444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產業新聞】《熱門族群》匯頂將在陸上市,指紋辨識IC比價效應可期

時報資訊
2016年 10月13日
記者施蒔穎/台北報導


IC設計龍頭聯發科(2454)轉投資的中國大陸觸控和指紋辨識晶片廠匯頂(Goodix),將於10月17日(下周一)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法人指出,隨著匯頂即將掛牌,可望掀起指紋辨識IC設計廠神盾(6462)、敦泰(3545)、義隆(2458)、盛群(6202)一波比價效應。

隨著行動支付開始掀起熱潮,無論是高階還是中低階智慧型手機幾乎全面搭載指紋辨識功能,在此一熱潮帶動下,也逐漸陸續擴散至筆電、平板電腦和智慧卡等領域,帶動今年指紋辨識晶片需求大增。

今年下半年Android陣營智慧型手機持續推出新機上市,全球各地第三方支付業者也全力搶商機。以目前市場的認證機制來看,指紋辨識將是最佳的認證工具,即將於下周一掛牌的匯頂、神盾、敦泰、義隆電、盛群等業者下半年營運展望樂觀。

法人表示,以今年智慧型手機出貨狀況觀察,大陸指紋辨識晶片需求約3億顆,匯頂的指紋辨識晶片搭配聯發科手機晶片一起出貨,加上三星將在下半年在部分新款手機中採用神盾的指紋辨識感測器,可望明顯推升營運成長。

義隆電除了在觸控IC持續搶攻市占率外,指紋辨識感測器出貨暢旺,法人看好第4季出貨量將延續第3季的成長動能。

法人進一步表示,匯頂原為手機觸控晶片廠商,近年積極跨入指紋辨識晶片領域,目前為專攻指紋辨識與觸控IC晶片,儘管主力市場在中國大陸,但神盾、敦泰、義隆也均以中國品牌手機為目標,神盾客戶除了三星A系列,也積極拓展中國市場,隨著匯頂即將掛牌,可望掀起一波比價效應。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1013003253-260410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6年10月4日 星期二

【產業新聞】高通轉單實情是:驍龍賣太差、下單跪求三星使用?

鉅亨網
2016年 10月05日
記者陳苓/報導


高通 (Qualcomm) 驍龍 830 處理器訂單,也由三星電子通吃?韓媒爆料,原因不是台積電 (2330) 技不如人,而是高通有求於人,把處理器訂單當作交換條件,換取三星旗艦機採用高通晶片。據傳先前台積也是因此分不到驍龍 820 訂單。

韓媒 etnews 報導,業界人士透露,高通驍龍 830 處理器將採 10 奈米製程,全數由三星電子的晶圓代工團隊生產,預計今年底開始量產。高通以此作為交換條件,請託明年三星旗艦機 Galaxy S8 半數採用驍龍 830 晶片,據稱三星已同意此一要求。

2015 年高通驍龍 810 晶片傳出過熱消息,遭到三星棄用。半導體業界高層人士說,2015 年三星 Galaxy S6 未採用高通處理器,導致高通業績慘澹。高通因而決定把驍龍 820 晶片訂單都給三星,採用三星 14 奈米製程,讓驍龍 820 能用於今年問世的 S7。

報導稱,2015 年高通晶片未獲三星 S6 採用,該財年高通銷路下滑 4.5%,為 2009 年以來首次萎縮。近來高通營運陷入困境,要是遭到三星拋棄,後果不堪設想,說什麼都得抓住三星。

最近各家智慧機廠商爭相研發自家處理器,蘋果有 A 系列晶片、陸廠華為有麒麟晶片,小米和中興也投入研發,就連韓廠 LG 電子都加入此一行列。業界人士說,高通情勢危急,非保住和三星的合作關係不可。

高通不只處理器業績急凍,連數據機晶片也遭受重創。數年前就有市場謠傳,蘋果不想讓高通獨佔 iPhone 數據機晶片業務,決定把部分訂單轉給英特爾 (Intel Corp.),如今謠言果然成真。英特爾的 4G LTE 數據機晶片的確已內建於 iPhone 7、iPhone 7 Plus。

Recode 9 月 9 日報導,早在 2015 年,蘋果據傳就派工程師組隊前往慕尼黑,打造出英特爾的 7360 4G LTE 數據機。最新消息顯示,高通的數據機運用於所有 Verizon、Sprint 代銷的 iPhone 7 與 iPhone 7 Plus,而 T-Mobile、AT&T 與多數海外電信業者的 iPhone 7、iPhone 7 Plus,則是由高通、英特爾平分數據機訂單。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news.cnyes.com/news/id/3562121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6年9月28日 星期三

【產業新聞】手機巨星殞落!黑苺公司不再發展硬體 轉向開發軟體

鉅亨網
2016年 09月29日
科技中心/台北報導


曾經商務人士每人一隻黑苺機,風靡全世界,已有媒體報導指出,該公司決定不再設計硬體,轉向軟體發展,黑苺公司執行長程守宗發出聲明,黑苺機將終止手機硬體開發,外包合作伙伴,能夠降低成本,同時增加投資效應。

外傳黑苺公司雖然不自行生產硬體,仍會把手機或相關硬體製作或設計,交由合作伙伴處理,但仍會利用自己品牌與價格。官方財報能發現,已將品牌授權交給印尼廠商,將會在所在地銷售製造相關產品。

黑苺公司將會朝向軟體開發,已有不少生產力應用已在 Android 上架,QNX 車用平台也已延伸到自動駕駛領域,同時也有 Radar 即時追蹤軟硬體套件,相關軟體雖然不算特別成功,但也逐漸看到成果。

程守宗表示,目前正式公司發展轉折點,由於財政基礎穩固,轉向軟體也非常成功,第二季軟體營收就比前一年同期增加兩倍,毛利率也達到公司史上最高;還句話說,黑苺公司轉型似乎相當成功,硬體發展似乎已不是重點。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news.cnyes.com/news/id/3555783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6年9月18日 星期日

【產業新聞】低階手機面板報價9月漲幅高達5成 彩晶受惠

自由時報
2016年 09月19日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


TrendForce旗下光電事業處WitsView表示,高階智慧型手機需求不如預期,低階智慧型手機面板卻因高性價比而開始受品牌客戶青睞,在面板供給有限情況下,9月4吋WVGA及4.5吋FWVGA面板價格衝上歷史新高,漲幅紛紛超過50%,預估第四季低階智慧型手機面板價格仍有望獲得支撐,彩晶(6116 )為最大受惠者。

然而,中國面板廠京東方及中電熊貓旗下8.5代線已磨刀霍霍,準備生產小尺寸智慧型手機面板,雖然5吋及5.5吋HD面板在9月已有漲價30%的聲浪傳出,但目前市場仍呈現觀望態勢。

由於5吋在8.5代線的切割數是現行生產大宗的6代線的2倍以上,若中國8.5代線明年順利量產HD手機面板,將對市場帶來巨大衝擊。屆時若5吋HD供貨無虞,WitsView預估2017年第一季5吋HD面板恐臨價格反轉的風險。

WitsView表示,各家品牌的高階智慧型手機今年陸續遭遇創新不足、產品定位不清,甚至嚴重的品質瑕疵問題,因此部分品牌客戶轉而增強中低階智慧型手機的出貨動能,使得原本因毛利不佳,被面板廠打入冷宮的低階智慧型手機面板反而成為品牌客戶維持出貨動能的利器。

WVGA及FWVGA等低解析度面板目前僅台廠瀚宇彩晶、中國的深超、龍騰光電仍維持較大規模產量供應。由於供給相對有限,低解析度面板價格9月來到歷史新高,4吋WVGA 及4.5吋FWVGA漲幅紛紛超過50%。

此外,因5吋HD面板缺貨,華南地區的白牌客戶紛紛以5吋FWVGA取代HD,也造成FWVGA價格居高不下。同時功能型手機用面板價格也順勢上漲,2.4吋QVGA面板9月報價已超過1.5美元。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breakingnews/1829946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6年9月12日 星期一

【產業新聞】衝刺車用晶片!台積電客戶瑞薩砸3,200億併Intersil

MoneyDJ 新聞
2016年 09月13日
記者蔡承啟/報導


半導體 (晶片) 大廠瑞薩電子 (Renesas Electronics)13 日發布新聞稿宣布,將砸下約 3,219 億日圓(每股收購價 22.5 美元、總計約 32.19 億美元) 收購美國同業 Intersil,將以現金的方式收購 Intersil 所有股權、將 Intersil 納為旗下完全子公司行列。

瑞薩表示,上述收購案已獲得 Intersil 董事會全員一致通過,之後待獲得 Intersil 股東會及各國獨佔禁止法當局承認之後,預計於 2017 年 6 月完成收購手續。

瑞薩指出,Intersil 主要針對產業、車用、航太等著重可靠度、性能的市場,提供電源控制晶片、類比晶片的研發 / 製造 / 銷售服務,年營收約 5.2 億美元、營益率超過 20%。

而瑞薩列為重點事業的車用晶片領域,因自動駕駛、電動車 (EV) 普及,帶動每台車所需搭載的晶片數急增,也帶動 Intersil 所持有的高可靠度晶片需求走高,故期望藉由收購 Intersil 強化車用晶片事業。

根據嘉實 XQ 全球贏家系統報價,於美國那斯達克掛牌的 Intersil 12 日大漲 2.07%、收 19.76 美元。以 12 日收盤價計算,瑞薩開出的收購價 (每股 22.5 美元) 溢價約 14%。

根據 Yahoo Finance 的資料顯示,截至台北時間 13 日上午 8 點 17 分為止,瑞薩上揚 0.50% 至 606 日圓。

據嘉實 XQ 全球贏家系統的資料顯示,瑞薩為台積電 (2330) 的客戶,瑞薩代理商包含敦吉 (2459)、增你強(3028)、昱捷(3232)、亞矽(6113) 等,競爭同業包含凌陽 (2401)、偉詮電(2436)、笙泉(3122)、金麗科(3228)、遠翔科(3291) 等。

瑞薩於 9 月 1 日宣布,將和台灣台積電攜手研發可使用於次世代環保車 / 自動駕駛車、採用 28nm 製程的 MCU 產品,且該款 28nm 車用 MCU 預計於 2017 年送樣、2020 年將透過台積電進行量產。瑞薩和台積電從 90nm 製程以來,就藉由共同研發、委託代工建立起緊密的合作關係,並於 4 年前 (2012 年) 攜手研發 40nm 製程 MCU。

據日經新聞報導,車用晶片全球市場規模約 3 兆日圓,而荷蘭恩智浦半導體 (NXP Semiconductors N.V.) 於 2015 年收購車用大廠飛思卡爾半導體 (Freescale Semiconductor)、德國英飛凌(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也於 2015 年收購美國公司,讓原先全球龍頭廠瑞薩營收市佔摔至第 3 位,不過待瑞薩完成收購 Intersil 後,其市佔率將超越英飛凌、挑戰恩智浦。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news.cnyes.com/news/id/3539453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6年9月5日 星期一

【產業新聞】本報特約--產業追蹤/陸智慧汽車技術標準規劃望年內出臺

中央網路報
2016年 09月06日


  記者近日從大陸多個權威管道獲悉,經過前期研究和制定,智慧汽車技術標準和產業規劃目前已基本成型,預計將在年內正式發佈。據相關專家和企業介紹,技術標準會對智慧汽車產業涉及的自動駕駛、車聯網、物聯網等諸多技術,制定安全、可靠、統一的行業標準;產業規劃則將根據產業趨勢,確定未來智慧汽車產業的發展目標、技術路線圖、重點技術,以及重大專項工程等內容。
 
 由於智慧汽車產業涉及自動駕駛、車聯網、物聯網等領域,並在交通和運輸產業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因此,業內普遍認為,隨著智慧汽車產業相關推進政策的落地,汽車、交通、運輸三大產業將集體步入產業升級期。這不但會進一步推動這些在國民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產業持續發展,還將拉動上下游多個技術和服務領域的快速成長。屆時,相關市場有望擴容至萬億規模,自動駕駛、車聯網、物聯網等領域則將成為新的創投熱點。
 
 記者通過多家車企和互聯網公司,對上述消息進行了進一步確認。據悉,工信部、交通部等部委已多次召集國內智慧汽車領域的代表企業召開行業會議,在此前的“推動汽車軟體發展,迎接智慧汽車時代”的專題研討會上,還將制定技術標準和產業規劃確定為重點工作。
 
 據知情企業介紹,智慧汽車技術標準將涉及自動駕駛、雲服務、通訊協定等諸多產業標準的制定。此外,各界關心的車輛和網路資訊安全問題,也將獲得重點關注;產業規劃方面,除了制定產業發展目標、技術路線圖、重點技術、重大專項工程外,還將重點討論相應的交通立法、保險責任、城市規劃等熱點問題。
 
 吉利控股董事長李書福此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交通部等部委和吉利等公司通過合作研究,推進國內無人駕駛、車聯網產業的發展,其中就涉及技術標準和產業規劃的制定。李書福認為,以無人駕駛、車聯網為代表的智慧汽車產業,是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方向,部分國內外車企已經在這一領域取得突破,但目前整個產業尚屬起步階段,人與車的互聯、車與車的互聯網、車與外在環境的互聯,以及不同汽車廠商間汽車的互聯,仍未有一套業內公認和遵守的標準。因此,出臺智慧汽車技術標準和產業規劃,將有助確定行業發展方向,創造良好的產業環境。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一旦智慧汽車大規模上路,交通和運輸領域的新應用和新商業模式也有望應運而生——例如無人卡車運輸和城市智慧交通規劃等,整個產業會因此全面升級。
 
 從目前各大廠商的佈局態勢看,上述趨勢十分明顯。近期,優步宣佈收購自動卡車駕駛公司Otto,並與沃爾沃結成同盟開發自動駕駛汽車。據介紹,一旦相關技術取得突破,優步將在美國等地推出無人運輸服務。此外,優步已宣佈在美國匹茲堡推出無人汽車接送服務,並將酌情在各地推廣這一業務。百度此前透露,將會在百度已有的無人駕駛技術基礎上,結合百度地圖等服務,推出各類智慧交通服務。阿裡、樂視在和相關車企推出智慧汽車產品時,也宣佈會適時將業務拓展至交通和運輸領域。
 
 美國波士頓諮詢集團研究報告預測,2035年前,全球將有1800萬輛汽車擁有部分或全部的智慧汽車功能,其中包括1200萬輛無人駕駛汽車,中國大陸將成為最大的市場。易觀智庫則預計,中國大陸智慧汽車市場短期內規模有望超過1500億元。如果考慮到相關聯的交通、運輸產業,以及無人駕駛、感測器、車聯網、物聯網、導航等上下游產業,市場規模則有望擴容至萬億之巨。
 
 目前,各界已經就智慧汽車產業的前景達成共識,並展開積極佈局。據瞭解,目前全球有超過20家企業涉足智慧汽車產業,其中既包括賓士、寶馬、奧迪、豐田這樣的傳統汽車廠商,也包括穀歌、優步這樣的互聯網巨頭。在大陸國內,除了百度較早涉足外,北汽、廣汽、上汽、長安、比亞迪等汽車廠商,以及阿里、樂視、360等互聯網公司也已在無人駕駛、車聯網、車輛資訊安全等領域深耕多年。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13&docid=103821527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6年8月29日 星期一

【產業新聞】《科技》研調:筆電SSD搭載率,明後年上看5成

時報資訊
2016年 08月30日
記者沈培華/台北報導


研究機構TrendForce旗下記憶體儲存事業處DRAMeXchange表示,雖然下半年傳出SSD(固態硬碟)供應鏈供貨吃緊的雜音,今年筆記型電腦SSD搭載率仍將一舉突破30%,2017年至2018年有望挑戰50%大關。

DRAMeXchange調查顯示,2016年第三季主流容量PC-Client OEM SSD合約均價,MLC-SSD季漲幅約0~0.5%,TLC-SSD則小跌0~1%,一年來首次出現價格持平。

DRAMeXchange資深研究經理陳玠瑋表示,由於第二季工作天數增加、多家筆記型電腦品牌通路庫存順利去化及新機上市需求帶動,第二季全球筆電出貨季成長約8.2%,筆電固態硬碟出貨量則季成長達24%。

陳玠瑋指出,雖然TLC Flash價格5、6月大漲並出現供貨吃緊的現象,第二季通路市場固態硬碟出貨仍季增12%,主要受惠工作天數回升與庫存充足,表現優於預期。DRAMeXchange統計今年第二季筆記型電腦固態硬碟搭載率約32~33%,而整體用戶級固態硬碟總出貨量為2830萬顆,季成長15~20%。

展望第三季,由於NAND Flash供給吃緊,且TLC Flash價格處高檔,恐造成PC-OEM市場與通路市場固態硬碟出貨量出現此消彼長的現象,DRAMeXchange預估第三季整體用戶級固態硬碟出貨量僅季成長2~3%。

陳玠瑋進一步指出,用戶級固態硬碟市場中,3D-SSD未來架構會以3D-TLC為主,3D-MLC生產成本較不具競爭力,因而比重偏低,只能用於高階產品。

此外,由於其他PC-OEM大廠今年下半年起才積極轉進PCIe介面、通路市場需求以SATA III為主,DRAMeXchange預估SATA III仍是2016年用戶級固態硬碟市場的主流規格,PCIe SSD市占率僅2成,較去年小幅成長。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830001891-260410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6年8月25日 星期四

【產業新聞】搶不贏韓廠、買不到OLED設備?傳鴻海/夏普量產恐延遲

MoneyDJ 新聞
2016年 08月26日
記者蔡承啟/報導


日經新聞 26 日報導,夏普 (Sharp) 考慮修正 OLED 面板的投資計劃,目前正進行調整,計畫將 OLED 面板產線的設置地點從原先預定的龜山工廠變更至和鴻海 (2317) 共同經營的 (土界) 市 10 代面板廠營運公司「Sakai Display Product(SDP)」的工廠內。

報導指出,夏普原先計畫在獲得來自鴻海的資金後,要砸下 2,000 億日圓投資 OLED 面板,且計畫於 2018 年開始進行量產,不過量產時間有可能會推遲、且投資額也可能將進行修正。

據報導,因南韓廠商積極投資 OLED 面板,故越來越難取得所需的 OLED 面板製造設備,且日本 Japan Display Inc(JDI) 也考慮量產 OLED 面板,故若夏普未能及時整備出完善的生產體制的話,在 OLED 面板的競爭上恐會落後給競爭對手。

蘋果 (Apple) 傳出將在 2017 年問世的 iPhone 上開始採用 OLED 面板。而為了加快 OLED 面板的研發、量產腳步,鴻海從事 OLED 面板研發業務的日本法人「富士康日本技研」昨日傳出已著手進行解散手續,技術人員已轉移 SDP。

日本媒體日刊工業新聞 8 月 8 日報導,為了搶攻蘋果預計於 2017 年開賣的新型 iPhone 訂單,夏普計畫於 2017 年內利用和鴻海共同營運的 (土界) 市 10 代面板廠「SDP」少量生產 OLED 面板。

夏普 2 月 25 日宣布,鴻海 / 夏普計畫砸下 2,000 億日圓,在龜山工廠內設置 OLED 面板的研發產線、試作產線和量產產線,並計畫在 2018 年初期開始進行量產,目標為在 2019 年結束前擁有月產約 1,000 萬片 5.5 吋 OLED 面板的產能,年目標為生產約 9,000 萬片 5.5 吋智慧機用 OLED 面板、年營收目標為 2,600 億日圓。

日經新聞 6 月 18 日報導,三星電子計畫在 2016 年豪砸約 8 兆韓圜 (約 7,200 億日圓) 擴增 OLED 面板生產設備,將 OLED 產能較現行提高 5 成以上水準,以智慧手機面板換算約相當於增加 2 億數千萬片 (三星目前年產能預估遠超 3 億片),且主要將供應給美國蘋果(Apple) 或中國廠商使用。據悉,蘋果計畫推出 OLED 智慧手機的時間已從原先向零件商傳達的 2018 年、部分機種提前至 2017 年,且蘋果已向寡佔 OLED 面板市場的三星打探 OLED 面板的供應事宜。

Thomson Reuters 5 月 19 日報導,OLED 面板製造設備大廠 Canon Tokki 會長津上晃壽接受專訪時表示,將盡最大努力應對 OLED 面板設備全球供不應求局面,計畫在今年內倍增 OLED 面板設備產能;他說,將快速、積極的整備出可因應需求的體制,且不僅僅是今年,明年以後也將持續進行增產。Canon Tokki 為全球最大「真空蒸鍍設備」廠、該設備相當於 OLED 面板產線的心臟部

據報導,Canon Tokki 真空蒸鍍設備目前年產能僅有數台,而據關係人士指出,因日本、南韓、台灣、中國廠商訂單蜂擁,造成現在交貨要等數年時間,而此種情況也讓市場憂心恐成為夏普、Japan Display Inc(JDI) 計畫在 2018 年量產 OLED 面板的一大障礙。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news.cnyes.com/news/id/2170566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6年8月15日 星期一

【產業新聞】iPad Pro有新成員?傳加推10.5吋、採台積電10nm A10X

MoneyDJ新聞
2016年 08月16日
記者 蔡承啟/ 報導


日本蘋果情報網站gori.me、iPhone Mania 15日轉述MacRumors的報導指出,曾多次準確預測蘋果產品動向的凱基投顧知名分析師郭明錤出具報告稱,蘋果(Apple)預計將在2017年推出的iPad Pro系列機種將有3款,除了現有的12.7吋、9.7吋之外,還將新推出10.5吋機種。

郭明錤指出,預計2017年開賣的12.9吋iPad Pro 2以及新尺寸10.5吋iPad Pro都將搭載採用台積電(2330)10nm製程的「A10X」晶片,而9.7吋iPad Pro將定位為低價機種、因此預估將持續採用台積電製「A9X」晶片,且上述3款iPad Pro的外觀設計將幾乎同於現行機種,其中10.5吋機種預估將用來搶攻教育、商用市場。

郭明錤並預測,蘋果將在2018年時推出設計進行大幅更新的iPad產品,可能將搭載可撓式AMOLED面板,且外觀及操作性將大幅進化。

根據嘉實XQ全球贏家系統報價,蘋果15日勁揚1.23%、收109.51美元,創4月15日以來收盤新高水準。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公布的資料顯示,2016年Q2(4-6月)全球平板電腦出貨3,354萬台,季減4.8%,年減8.8%。第二季蘋果仍穩居龍頭寶座,iPad出貨達995萬台,季減2.9%,年減9%。

TrendForce筆記型電腦分析師王靖怡表示,iPad Pro系列定價因偏高且外觀設計差異化不大,低性價比難刺激消費者購買,12.9吋產品買氣僅維持兩季,9.7吋產品則上市一季後便乏人問津,無法如預期帶動第二季出貨成長;反觀iPad Air 2在第二季因降價使得買氣回溫,支撐蘋果整體平板銷量。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60816/20160816073212000563915.shtml?c=headline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6年8月8日 星期一

【產業新聞】Q2陸廠智慧手機出貨1.45億支 華為2750萬支奪冠

鉅亨網
2016年 08月09日
記者楊伶雯/台北報導


DIGITIMES Research統計顯示,2016年第2季大陸業者智慧型手機整體出貨為1億4590萬支,季增13%,年增22.9%,華為出貨2750萬支拿下第一名;展望2016年下半年,海外市場持續回溫,但大陸內需市場因上半年業者出貨積極,通路庫存水位漸升,第3季末起面臨小幅修正壓力,DIGITIMES Research預估,大陸業者第3季及第4季整體出貨季增率將明顯低於第2季。

DIGITIMES Research在今年6月中下旬至7月訪談兩岸數十家智慧型手機產業供應鏈上下游廠商,發現以中國移動為首的三大電信業者持續以補貼引導鄉村地區2G用戶轉4G,帶動低階4G手機銷售成長,Oppo、步步高(BBK,品牌為Vivo)、華為等業者中高階產品銷售暢旺;海外市場多數地區也已擺脫淡季,客戶拉貨力道較首季明顯強勁。

DIGITIMES Research統計,2016年第2季大陸業者智慧型手機整體出貨為1億4590萬支,其中,海外出貨季增20.7%,上揚至5860萬支,較去年同期增加17.7%;今年第2季大陸智慧型手機出貨前五大品牌依序為華為、Oppo、步步高、小米、TCL,其中前四家超過千萬支水準,居首的華為出貨達2750萬支。

展望2016年下半年,海外市場持續回溫,但大陸內需市場因上半年業者出貨積極,上半年華南小品牌及白牌業者過於積極出貨,低階機款通路庫存水位上升迅速,由於通路庫存水位漸升,第3季末起面臨小幅修正壓力,DIGITIMES Research預估,大陸業者第3季及第4季整體出貨季增率將明顯低於第2季。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60809/20160809094358000730942.shtml?c=headline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6年8月4日 星期四

【產業新聞】名片型隨身SSD硬碟高速傳輸攜帶簡便


鉅亨網
2016年 08月05日
科技中心/綜合報導



筆記型電腦逐漸朝向輕薄發展,SSD硬碟已是必要配備,但容量不足是最大缺點,Sony 在台發表首款消費型固態硬碟(SSD) SL-B,超小巧機身僅35g、9.4mm厚,約信用卡大小的纖薄設計,讓隨身攜帶檔案資料更加輕鬆簡便。

SL-B分別有出128GB和256GB,支援USB3.0最高傳輸速度可達每秒450MB,可大幅縮減等待資料傳輸的時間,提供更大容量滿足儲存照片、影片、音樂或文件資料等各項使用需求,內附有備份軟體Backup Manager,備份檔案相當方便。

另一方面,提供加密軟體Password Protection Manager,可選擇以密碼保護個別或全部檔案,為資料安全再加一層防護,支援作業系統包含Windows 10、Windows 8.1、Windows 8、Windows 7、Mac OS X 10.8 或以上的版本。

提供可靠效能與外型兼具的設計,SL-B外接式固態硬碟外殼以鋁合金製成具有防震功能,能避免攜帶時碰撞造成檔案損壞,表面延續品牌簡約的髮絲紋防刮設計,各有銀及黑兩種顏色,今(5)日台灣相關通路開始販售。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60805/20160805063003000382487.shtml?c=headline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6年7月27日 星期三

【產業新聞】好消息! 友達第2季本業轉虧為盈

工商時報
2016年 07月27日
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友達舉行法人說明會公布自行結算2016年第二季合併財務報表。總計2016年第二季合併營業額為新台幣800.9億元,較2016年第一季增加12.6%。營業毛利為新台幣55.6億元,毛利率為6.9%。營業淨利為新台幣1.2億元,營業淨利率為0.1%。第二季稅後淨損為新台幣8.0億元,其中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淨損為新台幣5.7億元,基本每股損失則為新台幣0.06元。

2016年第二季大尺寸面板出貨量超過2,846萬片,較2016年第一季增加16.5%。第二季中小尺寸出貨量約達4,250萬片,與2016年第一季相比成長12.6%。

回顧第二季,電視的終端需求強勁,面板價格亦緩步走揚,帶動公司營收較上一季成長12.6%。在公司業務穩定朝向正面發展的同時,公司透過關鍵技術的掌握及符合市場趨勢的產品布局,本業順利轉虧為盈,存貨天數亦進一步下降到36天,創過去五季以來的新低。

隨著下半年旺季的來臨,預期公司產能利用將維持滿載水位。友達將持續專注在產品價值的提升及獲利結構的改善,不斷累積技術能量,進而期待創造穩健獲利與強化競爭優勢。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727004115-260410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6年7月19日 星期二

【產業新聞】紅色供應鏈大器挑戰三星OLED,跳過硬板直上軟板

鉅亨網
2016年 07月20日
記者陳瑞哲 報導



OLED 逐漸成為顯示技術主流,嗅覺敏銳、腦筋動得快的中國面板製造商顯然不打算缺席,且計畫跳過硬板直接挑戰OLED軟板,擺明針對韓廠而來。

據韓國科技媒體ETnews.cm報導,天馬(Tianma)、昆山國顯光電(GVO)已經下單要買設備,為打造OLED 軟板產線做準備。除此之外,華星光電(CSOT)與京東方(BOE)八代LCD廠的投資案似乎將延後,資源可能直接轉投入到OLED軟板的開發。

報導指出,天馬六代LTPS(低溫多晶矽)LCD面板廠已計畫擴廠,不過天馬打算改造部分產線,將用以生產AMOLED軟板,預估2017下半年投產。昆山國顯的六代廠也在進行擴廠,其第二期投資案同時間也在加速衝刺AMOLED業務。

儘管陸廠企圖心旺盛值得稱許,但由於軟板設備較硬板高昂,且技術等級更困難,因此還要看實際產出良率是否穩定,才能判斷陸廠的實力是否足以挑戰三星。

據市調機構IHS統計,三星面板部門SDI第一季全球OLED市佔率達97.7%,第二名LG與第三名友達分別只佔0.9%與0.7%。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60720/20160720120021000653983.shtml?c=headline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6年7月13日 星期三

【產業新聞】AMOLED產能5年複合成長30% 優先供手機及VR裝置

鉅亨網
2016年 07月14日
記者楊伶雯/台北報導



AMOLED面板擁有高廣色域、輕薄、省電及可撓等特性,在智慧型手機等可攜式產品市場接受度已快速打開,TrendForce旗下光電事業處WitsView最新研究指出,2015年全球中小尺寸AMOLED產能面積506.5萬米平方,預估2015-2019年間年複合成長率30%,其中多數產能已被手機、虛擬實境等穿戴式產品優先把持,平板與AMOLED的完美結合還得再等等。

WitsView最新研究指出,2015年AMOLED平板占整體平板出貨滲透率為2.5%,在AMOLED產能優先配置給手機與虛擬實境(VR)裝置的前提下,加上成本不便宜,預估未來5年AMOLED平板滲透率仍僅在2-4%間徘徊。

AMOLED面板在智慧型手機等可攜式產品市場接受度已快速打開,但同樣強調輕薄的平板電腦對於導入AMOLED面板卻仍顯得意興闌珊;平板品牌目前僅三星、聯想對AMOLED技術發展有所著墨。

三星始終扮演AMOLED平板的主要驅動者,但在整體平板需求疲乏的衝擊下,AMOLED產品線從去年的8吋、8.4吋、9.7吋與10.5吋4款產品收斂至今年的8吋、9.7吋與12吋3款,WitsView預估,三星品牌的AMOLED平板電腦出貨規模將從去年的420萬台下滑至今年的350萬台,年衰退恐達17%。

聯想期待AMOLED 能帶來產品設計上的差異化,今年6月甫展出的可折疊平板概念產品就受到市場高度矚目,但受限於技術及面板資源,目前只停留在紙上談兵的規劃階段,並無明確量產時程。

WitsView指出,2015年全球中小尺寸AMOLED產能面積為506.5萬米平方,在產業持續擴大投資下,預估2015至2019年間年複合成長率高達30%,但其中多數產能已被手機、虛擬實境等穿戴式產品優先把持,對於AMOLED平板的發展無疑是一道阻礙。

WitsView表示,未來在結合平板與AMOLED可折疊的特性下,有機會讓行動裝置在8-10吋與12-14吋間靈活轉換,與當前熱門的2-in-1產品概念將是完美結合,這種革命性的突破屆時將為平板注入新活水。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60714/20160714122351000094514.shtml?c=headline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6年7月3日 星期日

【產業新聞】凌巨奪雙B大單 汽車遙控鎖面板,估Q4量產出貨

工商時報
2016年 07月04日
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車用面板應用愈來愈廣,就連汽車遙控鎖上都有一片面板顯示汽車基本資訊。外傳中小尺寸面板廠凌巨(8105)拿到雙B汽車遙控鎖面板訂單,將在今年第4季量產出貨。

凌巨車用面板客戶廣,涵蓋德、日、美、韓各大車系客戶,估計今年「車用面板」營業額成長率上看30%~40%。去年凌巨每股盈餘1.01元,每股配發0.1元現金股利,5月自結合併營收為9.47億元,也較去年同期增加2.11%。

今年凌巨車載面板出貨成長大,開案數達25個。因為車用面板認證時間長,今年中已經開始為明年度的新案子做準備,估計明年車用面板新案還會增加30%以上。凌巨表示,車載面板愈來愈大,也愈來愈多,主流尺寸已經來到8吋~12.3吋,而解析度也提高到HD、甚至是Full HD。凌巨所出的車載面板應用也從中控面板延伸到客製化程度更高的儀表板和溫控顯示面板。

現在的高階車款當中,就連汽車遙控鎖都有一片顯示面板,可以顯示油量等車子的基本資訊。外傳凌巨拿到雙B的汽車遙控鎖訂單,將在今年第4季量產出貨。遙控鎖上的面板雖然面積不大,但是要耐摔、而且陽光下可視,顯示品質一點也不馬虎,所以單價不低。

凌巨表示,目前已經出貨的車用面板主要應用為儀表板、中控台螢幕和溫控面板,客戶涵蓋德國、日本和美國、韓國等各大車廠,客戶布局相當廣泛。第1季車用產品占比已達25%,現在已經開的新案子就有20個,下半年還有5個新案,今年主要成長動能來自於車用面板,預期車用面板營業額可望達到30%~40%的高成長,營收占比也會拉升到25%~30%。

過去凌巨只有一座3代廠,除產能限制外,因產線限制,產品以小尺寸為主,不接7吋以上的面板訂單。去年底買華映4代廠後,產能放大,因應市場趨勢,也會往更大尺寸的產品開發。此外,如配合客戶設計做異型切割,及廣視角FFS面板,也是公司新產品開發方向。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704000130-260206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6年6月28日 星期二

【產業新聞】陸大尺寸電視出貨 首季完勝北美市場

工商時報
2016年06月29日
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大尺寸電視面板過去一年來價格崩跌,刺激出大尺寸液晶電視換機潮。根據市調機構IHS指出,許多大陸電視品牌廠商祭出促銷活動,帶動大陸55吋以上的大尺寸液晶電視今年第1季狂賣,比去年成長80%,不僅是全球平均成長率的兩倍,單季出貨更大幅超越北美市場。

台灣面板雙虎群創、友達也相當看好液晶電視大尺寸化加速的趨勢,表示隨著平均出貨尺寸快速增加,消耗更多的面板產能,也讓電視面板供需反轉向上,下半年供貨持續緊俏。

根據IHS第1季液晶電視銷售統計指出,大陸大尺寸液晶電視出貨量從2015年第1季的210萬台,到今年第1季跳升至380萬台,年成長率80%,其中三分之二是4K高解析度電視。

超大尺寸電視需求攀升,主要原因在於55吋以上的4K電視價格在過去一年下跌了36%。部分電商品牌針對65吋的4K電視甚至祭出900美元以下的促銷價,遠低於全球平均約1,700美元的價格。受此激勵,使得大陸新興的電商品牌如LeTV等等,市占率大幅提升。

IHS電視研究總監Paul Gagnon表示,一直以來北美市場都被視為是大尺寸液晶電視最大的消費市場,對於全球電視尺寸的變化趨勢也具有指標性意義。然而,近幾年的大陸電視市場平均出貨尺寸成長力道,已經超越了北美市場。

觀察全球液晶電視出貨表現,第1季全球液晶電視出貨量約4,910萬台,相比去年衰退了2%,不過像是大尺寸液晶電視、4K電視等高階機種出貨比重提升,由於出貨平均單價提升,一定程度的支撐了電視品牌的營收和獲利。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629000127-260204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

2016年6月23日 星期四

【產業新聞】《半導體》聯發科蔡明介:Q3仍缺貨,H2業績不錯

中時電子報
2016年06月24日
記者施蒔穎/台北報導



聯發科(2454)今(24)日舉行股東會,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坦言,今年的確面對不少挑戰和競爭,但公司這一年來也不斷的在進行產品線和組織的調整,也謝謝台積電(2330)、聯電(2303)、矽品(2325)、日月光(2311)等供應商的支持,使得業績能表現不錯,他也提到,自今年南台灣大地震後,缺貨問題不斷,且第三季還是處在缺貨狀況,另外,蔡明介表示,目前看來下半年是挺不錯的。

聯發科於致股東報告書中表示,聯發科延續過去在3G和4G的基礎,過去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中扮演重要角色,隨著中國大陸去年快速升級到LTE,聯發科亦多有斬獲,LTE晶片出貨量大幅成長五倍至1億5千萬套,在中國製的智慧型手機市占率倍增至4成,將LTE全模晶片升級至CAT6及支援CA載波聚合功能。

聯發科於去年宣布收購立綺、奕力和曜鵬,即是將IP組合延伸至類比產品、LCD驅動晶片與影像處理晶片,為聯發科帶來更多利基。

展望未來,聯發科表示,將以核心事業行動通訊和家庭娛樂為根基,將優勢擴展至物聯網、車用電子與周邊相關市場。

聯發科2015年全年合併營業收入淨額達到新台幣2133億元,合併每股盈餘為新台幣16.60元。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624002600-260410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