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5日 星期一

【產業新聞】本報特約--產業追蹤/陸智慧汽車技術標準規劃望年內出臺

中央網路報
2016年 09月06日


  記者近日從大陸多個權威管道獲悉,經過前期研究和制定,智慧汽車技術標準和產業規劃目前已基本成型,預計將在年內正式發佈。據相關專家和企業介紹,技術標準會對智慧汽車產業涉及的自動駕駛、車聯網、物聯網等諸多技術,制定安全、可靠、統一的行業標準;產業規劃則將根據產業趨勢,確定未來智慧汽車產業的發展目標、技術路線圖、重點技術,以及重大專項工程等內容。
 
 由於智慧汽車產業涉及自動駕駛、車聯網、物聯網等領域,並在交通和運輸產業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因此,業內普遍認為,隨著智慧汽車產業相關推進政策的落地,汽車、交通、運輸三大產業將集體步入產業升級期。這不但會進一步推動這些在國民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產業持續發展,還將拉動上下游多個技術和服務領域的快速成長。屆時,相關市場有望擴容至萬億規模,自動駕駛、車聯網、物聯網等領域則將成為新的創投熱點。
 
 記者通過多家車企和互聯網公司,對上述消息進行了進一步確認。據悉,工信部、交通部等部委已多次召集國內智慧汽車領域的代表企業召開行業會議,在此前的“推動汽車軟體發展,迎接智慧汽車時代”的專題研討會上,還將制定技術標準和產業規劃確定為重點工作。
 
 據知情企業介紹,智慧汽車技術標準將涉及自動駕駛、雲服務、通訊協定等諸多產業標準的制定。此外,各界關心的車輛和網路資訊安全問題,也將獲得重點關注;產業規劃方面,除了制定產業發展目標、技術路線圖、重點技術、重大專項工程外,還將重點討論相應的交通立法、保險責任、城市規劃等熱點問題。
 
 吉利控股董事長李書福此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交通部等部委和吉利等公司通過合作研究,推進國內無人駕駛、車聯網產業的發展,其中就涉及技術標準和產業規劃的制定。李書福認為,以無人駕駛、車聯網為代表的智慧汽車產業,是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方向,部分國內外車企已經在這一領域取得突破,但目前整個產業尚屬起步階段,人與車的互聯、車與車的互聯網、車與外在環境的互聯,以及不同汽車廠商間汽車的互聯,仍未有一套業內公認和遵守的標準。因此,出臺智慧汽車技術標準和產業規劃,將有助確定行業發展方向,創造良好的產業環境。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一旦智慧汽車大規模上路,交通和運輸領域的新應用和新商業模式也有望應運而生——例如無人卡車運輸和城市智慧交通規劃等,整個產業會因此全面升級。
 
 從目前各大廠商的佈局態勢看,上述趨勢十分明顯。近期,優步宣佈收購自動卡車駕駛公司Otto,並與沃爾沃結成同盟開發自動駕駛汽車。據介紹,一旦相關技術取得突破,優步將在美國等地推出無人運輸服務。此外,優步已宣佈在美國匹茲堡推出無人汽車接送服務,並將酌情在各地推廣這一業務。百度此前透露,將會在百度已有的無人駕駛技術基礎上,結合百度地圖等服務,推出各類智慧交通服務。阿裡、樂視在和相關車企推出智慧汽車產品時,也宣佈會適時將業務拓展至交通和運輸領域。
 
 美國波士頓諮詢集團研究報告預測,2035年前,全球將有1800萬輛汽車擁有部分或全部的智慧汽車功能,其中包括1200萬輛無人駕駛汽車,中國大陸將成為最大的市場。易觀智庫則預計,中國大陸智慧汽車市場短期內規模有望超過1500億元。如果考慮到相關聯的交通、運輸產業,以及無人駕駛、感測器、車聯網、物聯網、導航等上下游產業,市場規模則有望擴容至萬億之巨。
 
 目前,各界已經就智慧汽車產業的前景達成共識,並展開積極佈局。據瞭解,目前全球有超過20家企業涉足智慧汽車產業,其中既包括賓士、寶馬、奧迪、豐田這樣的傳統汽車廠商,也包括穀歌、優步這樣的互聯網巨頭。在大陸國內,除了百度較早涉足外,北汽、廣汽、上汽、長安、比亞迪等汽車廠商,以及阿里、樂視、360等互聯網公司也已在無人駕駛、車聯網、車輛資訊安全等領域深耕多年。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連結: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13&docid=103821527

****************************************************************************************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