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2日 星期五

【產業新聞】PCB台廠前進泰國 台、泰攜手擴大人才庫

民視新聞網
2023年09月15日
作者 中央社



因應地緣政治,台商PCB廠陸續前進泰國投資,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指出,為協助產業解決泰國新廠急需泰籍人才的問題,泰國和台灣將攜手建立人才平台,打造具韌性和可持續性的供應鏈。



泰國貿易經濟辦事處(TTEO)與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14日在桃園TPCA會館首度攜手舉辦「泰生PCB就業媒合會」。



PCB產業鏈因應地緣政治,已有多家廠商於今年計畫赴泰國投資新廠,為協助產業解決泰國新廠急需泰籍人才問題,TPCA盼透過此媒合會嫁接在台泰生的就業需求,進一步讓泰生了解PCB產業的重要性,促進台泰雙邊交流。



泰國貿易經濟辦事處代表曾德榮(Mr. Twekiat Janprajak)致詞時表示,人才是吸引外國投資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台灣企業的工作經驗將為泰國學生提供世界一流的培訓和技術學習的機會。此次泰國和台灣將攜手緊密合作,建立人才平台,進而創造具有韌性和可持續性的供應鏈。



台灣電路板協會執行副總幹事洪雅芸強調,自疫情緩解後,台灣PCB供應鏈因應客戶分散風險要求,陸續在東南亞各國設立新據點,隨泰國將成為台商PCB第3個產業聚落,估計此波泰國投資總額達430億泰銖,將創造超過1萬5000個就業機會,實質為泰國和台灣的經濟做出貢獻。



TPCA說明,約有100名來自各不同領域的泰籍學生報名參加媒合會,現場有臻鼎-KY(4958)、華通(2313)電腦、欣興(3037)電子、滬士電子、金像電(2368)子、燿華(2367)電子、華立(3010)企業、洋基工程(6691)、新武、尖點(8021)科技、顥葳、大量(3167)科技以及天丞,一共13家台灣電路板產業企業與學生交流暢談。



TPCA表示,將持續關注台泰人才供需議題,持續推展泰國產學合作與專業培訓計畫,以強化台灣PCB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韌性。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產業新聞】IDC預測 半導體復甦!全球產值旺10年

中時新聞網
2023年09月21日
作者 工商時報 李娟萍




全球半導體產業聚焦庫存調整,IDC預測,全世界半導體產業市場規模在2023年將年減13.1%至5,188億美元,2024年回歸成長軌道,將年增20.7%,回升至6,259億美元。



長期而言,半導體產業將由車用、資料中心、工業及AI四大新科技應用驅動成長,IDC預測,到2032年全世界的半導體產業產值將達到1兆美元。



IDC亞太區資深研究經理曾冠瑋20日舉行的「2024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市場展望」線上研討會中指出,受到地緣政治風險的影響,全球半導體產業供應鏈正在朝向中國大陸相關及非中大陸相關兩大不同體系發展。



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正積極擴展成熟製程,他預估,中國大陸本地產能在2027年時,將躍增至29%。



而美國以政策吸引台積電及三星到美國設廠,英特爾也在美國擴大產能,先進製程推進至7奈米製程,預期美國半導體產能自2025年開始成長,至2027年產能市占將達11%。



由於22/28奈米製程的需求穩定,所有晶圓代工廠皆選擇擴展產能,而重量級大客戶也依賴3/4/5奈米製程,來大量生產5G手機、更小的晶片以及高階CPU/GPU,而AI、HPC及車用應用,對先進製程1.4/2奈米製程,更具強勁需求。



IDC預測,在2022~2027年間,AI年均複合成長率是14%,車用年均複合成長率為9%,工業年均複合成長率是8%,資料中心年均複合成長率是6%。



曾冠瑋預期,在未來不到十年的時間內,科技新應用將驅動半導體產業的產值,呈現倍數成長。



就產業細項的近二年變化來看,他預測,亞太地區2023年IC設計產業市場規模將年減19.1%,2024年將年增10.6%。



就晶圓代工市場來說,2023年市場規模將年減11.4%,主要原因是IC需求能見度低,但2024年將晶圓產業將恢復成長,預期是年增9.3%。



就委外封裝及測試(OSAT)市場來說,2023年市場規模將年減13.3%,但2024年在先進封裝及小晶片技術帶動下,將年成長9.1%。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2023年7月13日 星期四

【產業新聞】 SEMI:今年半導體設備銷售估 874 億美元,台灣稱冠全球

TechNews
2023年07月12日
作者 中央社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預估今年全球半導體製造設備銷售額恐滑落至 874 億美元,年減 18.6%,台灣市場的銷售額將高居全球之冠。



SEMI表示,2023年包括晶圓廠設備及後段封測設備銷售額將同步下滑,其中,晶圓廠設備銷售額將減少18.8%;封裝和測試設備銷售額分別減少20.5%%及15%。



受終端需求疲軟影響,晶圓代工及邏輯用設備銷售額將減少6%。SEMI指出,因消費者和企業對儲存記憶體需求低迷,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設備銷售額將減少28%,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設備銷售額也將減少51%。



SEMI表示,儘管近期景氣遭遇逆風,在經歷過2023年調整後,預期2024年半導體製造設備銷售額可望強勁復甦。高效能運算和無所不在的連結將驅動長期成長。



SEMI預估,2024年全球半導體製造設備銷售額可望重回1,000億元水準,包括晶圓廠設備及封測設備銷售將同步回升。



SEMI表示,2023年及2024年台灣、中國和南韓的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將是全球前3大市場,其中,台灣將於2023年位居全球之冠,中國則於2024年居全球第一。



(作者:張建中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產業新聞】南科受惠半導體成長加持,2023 年前四個月營收締造歷來最佳

財經新報
2023年06月21日
作者 Atkinson



南科管理局表示,2023 年國際經濟情勢持續處於多重下行風險挑戰下,各主要機構預測皆指出,全球經濟成長率將較 2022 年為低,惟南科今年 1~4 月營業額在積體電路產業的有力支撐下,仍締造了歷年同期最佳 4,584.82 億元成績,維持 10.52% 雙位數成長。



即便,積體電路產業受到終端產品晶片庫存調整影響,終端消費需求動能仍處於低點,惟南科受惠擴廠效應及全球最先進高值的製程加持,本期營業額為 3,783.24 億元,較 2022 年同期營業額成長 20.28%。而依據智庫綜合評估預期,產業營運低潮有望在 2023 年第二季落底,且預期第三季在旺季效應及 AI 晶片需求帶動下,營收開始展現較大幅度地拉升。



至於光電產業部分,由於占大宗之面板產業,尚受自 2021 年下半年起的產業循環影響,再加上庫存仍待消化,本期 (1~4 月) 營業額為 521.17 億元,較 2022 年同期營業額衰退 26.57%。惟廠商持續透過減產加速調節面板價格,並透過最佳化產品組合,強化高值面板 (車用、醫用面板) 銷售,提升產業競爭力。因此,面板景氣已在 2023 年第一季築底,在電視面板已回升至成本價以上後,整體面板出貨可望逐月回溫,展現出產業回暖跡象。



通訊產業受惠 2022 年下半年零組件供應轉順,長短料問題進一步紓解,訂單出貨順暢,且客戶需求回溫,推升營運持續攀高,本期營業額呈穩健成長,成長率 11.39%,金額來到 61.78 億元。



展望 2023 年,受惠積體電路產業在南科持續擴產,且產業預期於第三季開始復甦的發展態勢下,南科 2023 全年營業額可期待穩健中拚成長。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2023年6月16日 星期五

【產業新聞】半導體資本支出2024起高成長

Yahoo!新聞
2023年06月16日
作者 張珈睿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在最新的《12吋晶圓廠至2026年展望報告》中指出,基於高效能運算(HPC)、車用電子的市場強勁,以及對記憶體需求的增加,推動2024至2026年設備資本支出將出現「雙位數」高成長率,未來半導體業將陸續啟動53座營運設施。晶圓代工和記憶體將扮演關鍵角色,廣泛的終端市場和應用對於晶片的需求方興未艾。



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表示,預估12吋晶圓廠設備支出將出現成長浪潮,彰顯市場對半導體的長期需求始終強勁。雖然預估全球12吋晶圓廠設備支出,今年將下降18%至740億美元,但明年將反彈12%,達到820億美元,並在2025年持續成長24%至1,019億美元,2026年則達到1,188億美元。換言之,未來三年間,每年設備資本支出預估將達雙位數的高成長率。



曹世綸指出,晶圓代工和記憶體為重要成長引擎,晶圓代工設備支出領先各領域,2026年達621億美元,高於今年的446億美元。其次是記憶體的429億美元,3年間成長170%。類比(analog)的、邏輯(logic)雙雙呈現成長趨勢。預計未來四年內將有53座營運設施陸續啟動。



不過,微處理器/微控制器(microprocessor/microcontroller)、離散(主要是功率元件)和光學(optoelectronics)元件的設備投資則相較今年下滑。



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產值約9,590億元,包含fabless(IC設計)、IDM、晶圓代工、IC封測、材料、EDA、IP(矽智財)等八大次產業,其中前三大區域分別為美國占比約39%、台灣18%、韓國13%。



SEMI預估,韓國12吋晶圓廠設備支出總額預估將在2026年達到302億美元,較2023年翻倍成長,台灣預期也將投資238億美元,中國及美國之設備支出也都會持續成長。



各國政府也加大力度補貼,例如美國的《晶片與科學法》,提供527億美元(約1兆6千億台幣)的半導體製造補貼,歐盟的《歐盟晶片法案》,預計補貼半導體製造430億歐元(約1兆4千億台幣),英國也計畫「國家半導體戰略」,未來10年內提供10億英鎊(約380億台幣)的援助。為此緩解供應鏈斷鏈與地緣政治帶來的影響,同時加強供應鏈韌性,這些舉措都讓半導體業者對於未來資本支出金額呈現快速加乘成長。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產業新聞】 SEMI:台灣連 13 年為最大半導體材料消費市場

TechNews
2023年06月014日
作者 MoneyDJ



SEMI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 14 日公布最新《半導體材料市場報告》(Materials Market Data Subscription,MMDS)指出,2022 年全球半導體材料營收約 727 億美元、年成長 8.9%,超越 2021 年創下的約 668 億美元市場最高紀錄。



SEMI指出,2022年晶圓製造材料和封裝材料營收分別達到447億美元和280億美元,年成長10.5%和6.3%;其中,以矽晶圓、電子氣體和光罩等領域在晶圓製造材料市場中成長表現最為穩健,另外有機基板領域則大幅帶動了封裝材料市場的成長。



以區域市場來看,台灣憑藉其大規模晶圓代工能力和先進封裝基地優勢,連續第13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材料消費市場,總金額約201億美元;中國居次、南韓則位居第3大的半導體材料消費市場。此外,多數地區2022年皆實現了高個位數或雙位數的成長率。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6月12日 星期一

【產業新聞】SEMI:第一季半導體設備出貨金額年增9%、台灣仍居首

Yahoo!新聞
2023年06月07日
作者 呂俊儀



SEMI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今(7)日公布《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報告》,2023 年第一季全球半導體設備出貨金額較去年同期成長 9%,達 268 億美元,出貨金額季成長率則略減 3%。



第一季台灣市場出貨69.3億美元,雖比去年第四季下滑13%,但年增42%,仍居所有市場之冠;中國大陸市場居次,為58.6億美元,季減8%,年減23%,與去年相比下滑最多。



SEMI 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分析,儘管半導體產業受總體經濟局勢等因素影響與挑戰,第一季半導體設備營收依然穩健成長。長期策略投資的基本面仍然暢,以支持人工智慧、汽車和其他成長中應用的重大技術發展。



另外,觀察第一季其他地區半導體設備出貨金額,韓國第一季56.2億美元,居第三,季減3%,年增9%;日本第五,為19億美元,季減16%,持平去年同期;第六名的歐洲,15.2億美元,季成長4%,年成長19%。



值得注意的,季成長與年成長最大的是居第四位的北美,39.3億美元,季增51%,年增50%;衰退最多為其他地區,季減2成。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產業新聞】第四波大遷徙 PCB業錢進泰國

工商時報
2023年05月03日
作者 李淑惠



年H2以來PCB業泰國投資概況


PCB為僅次於半導體、LCD的第三大產值電子零組件產業,在中美貿易戰之下,應對多元供應鏈需求,台PCB產業步入第四波大遷徙,據統計供應鏈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宣布赴泰的投資金額合計狂飆百億,曼谷可望成為桃園、昆山、湖北之後,第四個台商PCB產業聚落。



泰國當地的PCB台商除了既有的泰鼎-KY、敬鵬、競國之外,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在泰國落腳成為PCB產業顯學,不僅PCB板廠進入泰國,上游銅箔基板廠(CCL)、軟性銅箔基板廠(FCCL)廠全力跟進,合計投資額高達135.22億元,其中以台虹去年12月動土,速度最快,投資金額則以滬士電的89.6億元暫居冠,囊括目前合計投資額的66%。



印刷電路板協會(TPCA)表示,PCB的工序繁多、資本支出龐大,工廠設立後即難以移動,並且需要供應鏈的就近支援,因此台商PCB製造有6成多的產能分布在大陸,剩餘的3成7在台灣,對東南亞的著墨不深,但在中美貿易戰之後,去年開始有了微妙變化。



TPCA分析,台灣PCB產業始於1968年美商安培在桃園設廠,逐步以桃園為中心發展出完整生產聚落,1990年代隨著大陸改革開放,以楠梓電為首展開台商赴大陸投資的契機,昆山成為桃園之後的第二個台資PCB生產聚落;2010年左右因沿海生產成本高漲,也開始往湖北、四川等內陸拓展。



供應鏈表示,泰國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出貨歐洲、美國均屬便利,且泰國工資也相對便宜,加上當地篤信佛教,民風善良、員工穩定性高,在中美貿易戰之下,供應鏈為了滿足客戶多元、多地供應鏈的需求,避免斷鏈的風險,成功吸引投資目光。



TPCA指出,這次的全球製造轉移以供應鏈安全為訴求,兩岸PCB產業鏈尤其偏好泰國,曼谷周邊有望成為繼桃園、昆山、湖北之後的新聚落,除了台資企業積極前往泰國之外,不少陸企同業也在客戶壓力下朝向東南亞移動,如奧士康、中京電子、中富電路、四會富仕也已宣布投資泰國。



TPCA統計,這兩年陸續宣布投資泰國的PCB板廠如欣興、華通、滬士電、定穎、圓裕企業,原物料商如台虹科技、台燿科技、聯茂電子,工廠大都集中於曼谷周邊。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2023年4月19日 星期三

【產業新聞】台灣PCB產業淨零排放 「3大行動方針」出爐

Yahoo!新聞
2023年03月31日
作者 中廣新聞網



因應全球朝向淨零排碳目標,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 早已著手規劃台灣PCB產業淨零排放路徑。理事長李長明表示,台灣印刷電路板(PCB)產業,低碳轉型三大推動主軸分別為自主節能、再生能源、負碳/碳交易,2030減排30%、2050達到淨零排放產業目標。(李明朝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表示,淨零碳排是世界趨勢,對許多企業來說,卻是非常困難且具有挑戰性。未來,市府將針對桃園的產業進行輔導措施,希望業者都能開始接納淨零的觀念;若許多重要的產業都能一同執行低碳轉型,桃園產業邁向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可說是指日可待。



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理事長李長明則表示,台灣PCB產業淨零排放路徑,以2020為基準年,依自主節能、再生能源與負碳/碳交易的三大行動方針,逐步實現2030減碳 30%、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呼籲產業界從自主節能,例如調整企業組織、落實碳盤查機制、設定減碳目標等面向開始。



協會表示,台灣PCB產業低碳轉型策略完整盤點出台灣PCB 溫室氣體排放現況、耗電熱點、減碳路徑與目標設定,並描繪出台灣PCB 產業低碳轉型策略,期待凝聚力量,產官學研攜手合作實現永續願景,打造台灣PCB產業的高值低碳新競爭力。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產業新聞】 半導體製造設備 2022 年銷售創新高,台灣居全球第二

Tech News
2023年04月13日
作者 中央社



半導體製造設備去年全球銷售總額達 1,076 億美元,年增 5%,再創新高;台灣銷售額為 268.2 億美元,居全球第二位,僅次中國。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表示,半導體製造設備去年銷售總額創高,主要是半導體產業因應高效能運算和汽車市場長期增長及創新而增產所驅動。



SEMI指出,晶圓製程設備去年銷售額增加8%,其他前段設備銷售增加11%,封裝設備則減少19%,測試設備減少4%。



台灣去年銷售額268.2億美元,居全球第二位,增加8%。SEMI表示,中國銷售額282.7億美元,雖減少5%,仍連三年居全球之冠。南韓銷售額215.1億美元,居全球第三位,減少14%。


(Source:SEMI)


(作者:張建中;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2023年3月24日 星期五

【產業新聞】半導體業下半年有望復甦 學者:台灣一大利多領先他國

自由時報
2023年03月24日
作者 徐子苓



〔記者徐子苓/台北報導〕科技業近期面臨逆風,不過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今天表示,台灣半導體業下半年業績有望好轉,惟尚不確定復甦力道;尤其是在各國供應鏈「去中化」情況下,台灣有望受惠於轉單效應。



劉佩真指出,半導體業去年表現優異,今年則面臨國內外經濟成長趨緩、庫存去化、供需調整,國內半導體產值確定將呈現個位數的跌幅;而細看各季表現,第1季業績呈現谷底態勢,第2季預期晶圓代工、IC設計、封測等跌幅會相對減緩;第3季和第4季則有望轉正,但下半年復甦的態勢,還無法確定會是溫和或熱絡,端看全球主要經濟體復甦力道。



劉佩真分析,台灣在下半年起跑點,比其他國家多了一個利多,主因各國持續在供應鏈「去中化」,將形成轉單效應,第2季可能還未看到明顯狀況,不過下半年當下游需求復甦、庫存去化告一段落時,轉單效應可望慢慢浮現,使得台灣領先其他國家一步。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產業新聞】資誠:台灣PCB產業布局泰國 關注五大事項

經濟日報
2023年03月24日
作者 孫靖媛



隨著中美貿易戰與俄烏戰爭蔓延之際又爆發新冠疫情,持續考驗企業的應變能力,不論是終端客戶要求或是風險考量,都再度加強企業對於分散生產基地與移轉供應鏈的需求。位於東南亞樞紐的泰國,儼然成為PCB產業海外布局的熱門地之一。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東南亞及印度業務服務泰國籍會計師副總經理張智媛(Woranath Khemasiri)日前受邀至「PCB產業鏈東南亞投資座談會」發表演講,剖析PCB產業在泰國投資的優勢及相關注意事項。



根據PwC Taiwan的《2023臺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臺灣企業領袖面臨的前三大威脅為總體經濟的不穩定性(57%)、通貨膨脹(54%)和地緣政治衝突(50%)。張智媛表示,PCB產業正面臨巨大的挑戰,原本在中國大陸發展的產業,在地緣政治以及中國目前電力及勞動力短缺等因素的影響下,促使臺商PCB產業積極的啟動東南亞投資布局,泰國作為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持續提升PCB產業製造的價值鏈,並提供投資優惠。例如:較低的製造成本、穩定的水源供應,以及政府支持的PCB投資激勵措施。



張智媛分析,PCB產業外資企業在泰國投資須注意以下五個關鍵事項:1、外資投資限制。2、 土地法令調查及購買土地規劃。3、環評法規注意事項。4、申請BOI投資優惠策略及使用。5、集團總部之稅務規劃。以PCB產業來說,臺商大多在泰國投資製造業,並沒有受到外資投資的限制。而土地的購買方式,則是台商企業最常誤解之處。在泰國,外資企業可以擁有土地所有權而非只有使用權,不過要注意購買土地的方式和整個投資時程息息相關,建議應諮詢專業律師及顧問。



張智媛特別提醒,集團的會計及稅務制度的建立十分重要,必須考量集團企業移轉訂價策略,新版的移轉訂價法規草案適用於2019年1月1日或之後開始之會計年度。內容包含更新移轉訂價門檻及繳交期限。大部分企業以為內部重組採用帳面價值即可,卻忽略了移轉訂價議題。企業重組之移轉訂價議題已逐漸受到各國稅務機關的重視,在價值鏈的重組過程中須考量是否有適當之補償,及集團利潤應依據重組後的功能風險進行合理的配置,以降低各地稽徵機關對於移轉訂價查核的挑戰。



張智媛建議企業至泰國投資前,除須注意上述重點事項,亦需審慎考量泰國勞動法規、不動產交易及稅務法規等相關規定,以及泰國當地特有的風俗文化習慣,並適時尋求專業意見,分析投資落地需要特別留意的實務及風險,以在這一輪泰國PCB產業布局的新局勢中,取得有利的先機。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2023年3月16日 星期四

【產業新聞】全球半導體產業大調查 8成預估營收成長

自由時報
2023年03月14日
作者 鄭琪芳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KPMG今發布「2023 全球半導體產業大調查」,由於全球半導體市場面臨人才短缺、地緣政治風險、利率上升等不利因素,導致2023年半導體產業信心指數降為5年來最低,但8成以上半導體企業預估營收將會成長,而車用晶片被視半導體產業營收成長幅度最高的產業。 



KPMG安侯建業表示,這項調查訪問全球151位半導體產業高階主管,根據調查結果,2023年半導體產業信心指數為56分,但半導體產業的長期生存能力依舊強勁,面對過去不利的影響,仍有81%預估企業未來1年營收將會成長,且有23%的預期營收漲幅超過20%。



KPMG會計師鄭安志認為,觀察國內半導體廠商1、2月營收公告及第1季財務預測,大多數廠商營收成長似乎受到壓抑,主因2022年受庫存調整、中國嚴格防疫封控及中美貿易衝突、通膨等影響,半導體產品供應從去年第2季到今年上半年極有可能呈出貨放緩趨勢,待庫存去化後,預計下半年出貨將恢復。他表示,雖然需求逐漸修正,但半導體應用類別越來越廣泛,未來的車用、手機、工業、無線通訊、人工智慧、5G基礎設施及能源市場需求,仍使半導體需求保持成長動能。



調查指出,65%半導體高階主管認為供應鏈短缺將在2023年有所緩解,其中更有52%受訪者認為年中就可得到緩解。鄭安志建議,此時的企業可以透過調整新的商業模式與策略布局,把握人才留任與發展,及利用投資併購與資產配置,合縱連橫市場資源,為企業儲備能量。至於半導體產業面臨的三大挑戰,包括人才短缺、通膨與監管法規風險、地緣政治與半導體國有化。



另外,隨全球主要國家陸續宣布電動車政策,各國相繼許諾目標,預計2025到2040年禁售燃油車,隨之而來的是電動車關鍵系統的產業鏈少不了高功率半導體;因此,汽車行業被視為今年推動半導體產業營收成長幅度最高的產業。



根據KPMG「車用半導體—加速進入MaaS的新時代」調查,2024年車用半導體收入將超過2500億美元,過去一直被認為推動半導體產業最大應用的無線通訊,跌至第二順位,其次依序為物聯網(IOT)、雲端運算及人工智慧(AI)名列第三到第五。此外,元宇宙過去在推動半導體產業成長的排名處於後段,但隨著元宇宙的技術不斷發展,也被產業領導人視為值得持續關注的行業。



調查指出,65%半導體高階主管認為供應鏈短缺將在2023年有所緩解,其中更是有52%受訪者認為年中就可得到緩解。鄭安志建議,此時的企業可以透過調整新的商業模式與策略布局,把握人才留任與發展,及利用投資併購與資產配置,合縱連橫市場資源,為企業儲備能量。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產業新聞】 投資動能火熱,半導體設備進口額五年增 126.8%

財經新報
2023年03月16日
作者 中央社



台灣資本設備進口連五年上揚,財政部統計處今天表示,民國 111 年資本設備進口值 753 億美元,創新高紀錄,更較 106 年增約 85.6%;半導體設備扮演「火車頭」角色,投資熱絡,五年進口額成長 126.8%。


財政部今天發布財政統計通報,儘管近年先後面臨美中貿易戰及COVID-19疫情衝擊,但台灣的資本設備進口仍連五年成長,由106年406億美元,快速成長至111 年753億美元新高,五年大增85.6%或347億美元。


財政部統計處表示,五年成長的347億美元,203億美元由半導體設備貢獻,為資本設備成長的最大動力來源。



半導體設備106年進口160億美元,111年進口363億美元創新高,成長126.8%,相當顯著;半導體設備進口占資本設備總進口比重,也由106年39.5%攀升至111年的48.3%,同創新高。



電機設備進口額由106年27億美元,翻倍成長至111年58億美元;財政部統計處指出,電機設備輸入增加,主要是近年政府致力於綠能設施建置, 推升風力發電機組進口需求所致。



單獨觀察111年資本設備進口情形,財政部統計處指出,進口來源以日本占19.4%居首,多為生產半導體用機械、鐵路用客車、感測器及電動機等,美國、中國及荷蘭分別占18.3%、16.1%及11.9%,四大地區併計占六成六。


隨全球晶片製造競爭加劇,國內廠商對製程提升及擴產需求殷切,財政部統計處表示,進口機械及精密設備光半導體製造及計量、檢查相關器械,比重就高逾六成,以荷蘭、美國、日本進口較多。



購自荷蘭的「掃描對準機」獨占二成,推升荷蘭占台灣進口半導體設備的比重達23.4%居冠;官員表示,荷蘭之所以「異軍突起」,應與進口荷蘭大廠艾司摩爾(ASML Holding NV)的晶片製造設備相關。



(作者:張璦;首圖來源:台積電)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2023年3月9日 星期四

【產業新聞】Google 三大方向推動台灣成為亞洲矽谷 全球首個半導體產學研究計畫將落地台灣

INSIDE
2023年03月09日
作者 Mia




Google 成立台灣辦公室邁入第 17 年,林雅芳強調,Google 把台灣看成重要戰略地,三大方向推動台灣成為亞洲矽谷。



Google 三大方向 推動台灣成為亞洲矽谷
林雅芳表示,台灣是美國以外最大硬體研發中心,培育超過十萬數位人才,在疫情超過三百五十家中小企業成長,推出金融詐騙廣告金融措施,未來將資源帶往台灣,扶植台灣科技聚落與科技人才,以創新服務、經濟發展與產業發共榮三大方向挹注台灣,致力使台灣成為亞洲矽谷。



Google 成立台灣辦公室邁入第 17 年,林雅芳強調,Google 把台灣看成重要戰略地,在產品服務面也將繼續帶往台灣,像是 Google Map 室內實景、環保路線功能也將在台灣上線,2021 年 Google 啟用位於板橋台北遠東通訊園區(Tpark)內台灣辦公室,在此還有一棟硬體研發中心,日前因疫情工程上受到延宕,但很快就會正式落成。



Google 將重點發展放眼於雲端、基礎建設、AI,由於台灣扮演樞紐角色,在台灣投資海纜、資料中心、公有雲,將持續擴大,助力企業組織數位轉型,淨零雙轉型,台灣目前有 14 為民間開發者專家,也將擴增兩倍專家人數,定期與全球軟體專家與 Google 團隊交流,



此外,也將升級課程計畫持續推動數位知識,多項課程與計畫支持台灣研究界推動 AI、機器學習創新領域,數位人才探索計畫以及 Ads Academy。此外,也在今日宣布 Google 全球首個半導體產學研究計畫落地台灣,與四所大學團隊合作,不過尚未透露具體細節。



Google 表示,也將結合各界提升網路生態系安全,投入一百萬美元資助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推出數位素養專案,與政府、企業、民間團體合作強化網路安全。



不走媒體分潤 成立台灣模式的新聞數位共榮基金
林雅芳表示,台灣媒體面臨困境,支持新聞產業數位轉型與永續發展,與各方參與對話交換建議,因此成立數位共融基金,在最艱難的時刻,希望與台灣媒體度過挑戰共存共榮。



日前在台灣首場數位平台與新聞媒體議價法案公聽會上,Google 並未出席而是透過書面資料表達即將推出相應的共榮計畫,在今日正式公布台灣模式的新聞數位共榮基金,與產官學界夥伴協力,三年三億元提升新聞媒體數位韌性,為直接採取新聞分潤的機制,Google 台灣新聞夥伴關係負責人陳漢龍表示,認為旗下平台仍並未直接使用新聞媒體內容。



Google 官方仍致力透過不同的策略挹注台灣新聞產業,包含舉辦事實查核與線上驗證工作坊,協助記者提升數位報導的技能,透過技術協助媒體數位訂閱虻力,提高資料運用成熟度等,讓媒體能掌握流量優勢,都是過去的投注。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產業新聞】串聯鋰電池供應鏈 台灣鋰電池資源產業協會今成立

聯合新聞網
2023年03月10日
作者 齊瑞甄



因應巴黎協定、碳中和、淨零碳排等在國際間的議題逐漸發酵,在禁售燃油車及全球能源的轉型,不論是動力用電池、風能、太陽能等建置都需儲能系統的配合,現今應用最為廣泛即為鋰電池,在朝低碳發展的進程中占著關鍵性地位。台灣第一個串聯上、中、下游之鋰電池循環再利用產業鏈之協會在今日正式成立,會中選出4位理事與3位監事,並推選出名仁資源陳奕潔副董擔任協會創始之第一任理事長。



台灣鋰電池產業發展多年,已累積相當之技術能力與製造經驗,並且擁有完善之供應鏈體系,今日邀請電池材料、製造、組裝、應用至資源化等相關企業共襄盛舉,希望能透過此次協會之成立,促進國內再生料、電池循環再利用,促進相關產業鏈上中下游廠商交流,以建構鋰電池資源循環經濟體系,帶動產業朝永續的循環經濟方向轉型。



當天邀請指導單位經濟部工業局與環保署長官受邀見證台灣鋰電池資源產業協會之成立,並期許台灣鋰電池資源產業協會之成立,藉由產、學、研攜手合作交流,讓資源永續循環利用,提升產業發展及競爭力,進而發揮垂直串聯及橫向整合之功能,提升產業發展及競爭力,使台灣的鋰電池資源永續更趨完善成熟,並建構台灣成為一個鋰電池資源有效循環再利用的潔淨島嶼。



目前大會身加入之企業有30家,會員數100人,包含企業銘福集團名仁資源、美琪瑪(4721)、榮炭科技(6555)、聯友能源、光澤科技、處鋰科技等、學界成功大學、台北科大、台南大學、日本早稲田大學、美國南加州大學、澳洲墨爾本大學、法人單位 (工研院等)與個人入會。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2023年3月6日 星期一

【產業新聞】期貨商論壇/半導體30期 轉強

聯合新聞網
2023年03月05日
作者 
周克威



農曆年假期過後,半導體30期呈現高檔震盪,原先市場對通膨即將步入尾聲、經濟軟著陸的預期,在經濟數據發布後開始出現變數。2月所公布的非農就業人數及CPI數據都暗示通膨減緩不如預期,使市場開始擔憂通膨是否真能穩定控制,也讓半導體30期2月表現較為壓抑,不過在近期聯發科(2454)表現不俗下,帶動半導體30期表現創新高,同時也漸擺脫陰霾。



由半導體龍頭台積電來看,近期對半導體影響較大的莫過於地緣政治,台積電及三星兩大半導廠積極赴美設廠,美國政府對在美製造的補貼方式與幅度,一直是目前市場所關注的重點。



近期美國政府首度公布晶片製造補貼細節,目前三星在德州的設廠,最高可望拿到26億美元的資金補助;若以此類推台積電可獲得補貼,最高將落在60億美元的規模,在補助額度上將超越三星,這將對於台積電未來發展上注入更多動能。若後續此利多能持續發酵,則半導體30期貨後續更有望有更突出的表現。



凱基期貨認為,近期半導體30期貨受聯發科激勵下,開始向上走揚,同時可以發現半導體指數近期已開始逐步創新高,較於加權指數更為強勢,後續若台積電能緩步向上為半導體30期貨帶來更多動能,有機會帶動半導體30期貨的表現更加亮眼。(凱基期貨提供)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產業新聞】載板還有戲?TPCA:成長放緩仍是要角!估全球PCB今年增3~4%

Yahoo新聞
2023年03月01日
作者 
張家豪



載板股2022年表現一枝獨秀,但隨著去年下半年景氣反轉,以消費產品應用為主的BT載板已於2022年第4季出現成長減弱跡象,高階運算ABF載板對未來不確定性提高出現雜音;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認為,今年載板需求較去年放緩,但相對其他PCB類別仍可以保持正成長。



2022年全球電路板產業表現不俗,雖受地緣政治、高通膨、高庫存等因素影響,仍年成長3.2%,全球總產值達882億美元。TPCA預估,2023年諸多負面因素干擾,期盼下半年經濟與消費需求復甦,帶動全球PCB微幅成長,預估整體產值年成長將落於3%~4%之間。



TPCA表示,台、日、韓電子產業亦面臨相同處境,在晶片供需尚未穩定下,載板成為抵銷負面因素,甚至扮演助漲的火車頭。受惠於高速運算強勁需求,以及終端產品規格升級,均貢獻全球PCB表現優於終端銷售的原因,尤其是如Ibiden、Shinko、SEMCO、LG-Innotek等日韓主要PCB業者,載板營收占其PCB事業比重高達九成以上,成長幾乎來自於載板的貢獻;另一方面,過去處於快速成長的陸資企業,因載板占比較低,其毛利率與淨利潤的成長則明顯放緩。



2023年上半年庫存去化下,恐導致整體銷量持續低迷,下半年有機會逐漸翻升,整體而言2023年全球終端產品波動將減緩,大致上呈現小幅衰退局面。



因此對電子供應鏈而言,客戶下單熱度取決於對市場信心,從樂觀情境來看待,通貨膨脹趨緩,下半年經濟與消費需求有望恢復成長,全球PCB產值仍有機會保持微幅成長3%,總產值上看908億美元;但若如IMF預測,全球三分之一的經濟體陷入衰退的話,PCB產值面臨萎縮,審慎預估將為全球PCB產值帶來衰退4%的隱憂(約847億美元)。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2023年2月16日 星期四

【產業新聞】 半導體為創新曲線推手!德儀剖析電動車成為趨勢五大關鍵

Tech News
2023年02月08日
作者 
姚惠茹



半導體技術是電動車創新曲線中的重要推手,德州儀器團隊剖析電動車成為趨勢五大關鍵,包括可用行駛里程、充電速度、兼顧行駛里程與加速度、可靠的運作、經濟實惠,以符合成本效益的材料及先進技術持續創新,協助電動車轉為永續運輸的現實。



1. 對可用行駛里程充滿信心
德儀表示,客戶在考慮是否購買電動車時,最大的擔憂之一便是電池沒電,但好消息是先進電池管理系統(BMS) 可協助克服廣泛採用時所遇到的重大阻礙,像是對行駛距離、安全性和成本等的擔憂。



汽車製造商致力提供最長行駛里程,而準確的充電狀態電池計算是瞭解車輛還剩多少電量的關鍵,德儀的新產品可為電壓與電流量測大幅提升精密度,讓汽車製造商能有信心準確測量電動車真實行駛里程。



電池監控器和平衡器的進步將提升充電狀態與健康狀態量測功能,為汽車製造商提供超越過去市場上任何電池晶片監控器對車輛電池組的充電與放電能力,如此一來便可降低不確定性,並有效增加電動車行駛里程,或讓製造商能以更小更輕的電池組提供相同有效的行駛里程。



2. 充電更快
德儀表示,許多人想知道是否能在家和在長途公路旅行中,快速地為電動車充電,而且不冒電池健康風險的關鍵,就是持續對每個電池晶片提供最佳電壓與電流,而最新的車載充電器解決方案可加快充電速度,確保充電器在各電池晶片可負荷的最高電流和電壓,即時提供電力,同時避免會縮短電池晶片壽命與容量的過度充電或過熱情況。



現在消費者可在車庫裡為電動車充整晚電,預期未來將能在家中使用 DC wallbox 充電器,並在兩小時內充飽 800V 電池,事實上,有些設備製造商正在研發可於數分鐘內完整充電的技術,並運用半導體技術的雙向充電實現車輛至電網、車對車和車輛對基礎設施。



3. 同時兼顧行駛里程與加速度
電動車的快速加速方式,使得行駛時既迅速又充滿樂趣,由於牽引逆變器系統可將電池電力轉換為控制扭力和速度的功率,為電動車行駛里程、性能和行駛體驗背後的驅動力,該系統會從電池汲取能源,快速轉換高電壓與電流饋送至電動馬達,以取得最佳性能。



德儀表示,先進半導體功能(如絕緣式閘極驅動器中的可調整閘極驅動器強度)讓電動車可依道路狀況、駕駛風格與天氣調整能源使用,無論是在陡峭的山區道路間穿梭,還是通過平坦的廣闊區域,都不會浪費電池電力。



4. 提供安全可靠的運作
德儀表示,除行駛里程更長、充電速度更快外,由德儀研發的電源管理技術可提供精確的電源保護和功能安全以保護車輛運作,讓消費者能對電動車的安全性與可靠度感到放心,避免電池過度充電、過熱或過度消耗,以提升電池續航力與安全性。



德儀指出,該電源管理技術可協助保護駕駛與乘客因元件突然故障而受困或遭到危害,而先進的感測器與微控制器可實現史上最先進的駕駛安全系統,不僅可提供警示,甚至可在突發危害情況下發揮作用。



5. 經濟實惠
車輛電氣化的技術趨勢讓汽車製造商重新思考汽車系統架構設計,以運用在各種車型與未來車輛世代,這是創新的大好機會,而汽車製造商須重新思考與設計系統,並推出區域控制、整合式動力傳動系統、無線電池管理系統、智能電池接線盒與雙向充電等創新解決方案。



德儀強調,未來將看到更多汽車通訊協定標準化,像是雲端運算將可讓機器學習執行車隊管理、電池老化計算或故障預測演算法等任務,電動車電動傳動系統將因寬頻隙半導體而變得更有效率且強大,而半導體產業將以符合成本效益的材料及先進技術持續創新,實現低成本更安全的車輛。



(首圖來源:德州儀器)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產業新聞】機械公會:4月產業景氣盼春燕到 全年產值拚持平

MoneyDJ新聞
2023年02月09日
作者 
MoneyDJ新聞



台灣機械工業公會今(9)日公布,今(2023)年1月機械設備出口值22.62億美元,年減24.9%;折合台幣約692.12億元,年減16.9%,主因是受到全球景氣不佳需求放緩、以及春節長假影響。展望今年,機械公會預期,2月機械出口仍會衰退,但4月產業景氣盼「春燕到」,全年產值則可望與去年持平。



台灣機械工業公會理事長魏燦文表示,預期2月機械出口仍會衰退,但3月有台北國際工具機展助攻,出口將力拚持平,而4月產業景氣盼「春燕到」,6月之後機械產業景氣可望恢復到去年9月的出口光景;隨著下半年景氣開始復甦,今年機械產業產值和出口值可望與去年持平。



機械公會表示,受全球景氣不佳需求放緩和春節長假影響,台灣機械設備1月出口不論以美元或新台幣計價均呈衰退,惟工具機出口2.37億美元,是1月台灣機械出口前十大品項中唯一正成長的項目。而電子設備與檢量測設備仍為我國機械出口前兩大產品,但因半導體景氣放緩影響,出口金額出現大幅下滑,其中,電子設備出口年減42.8%,顯示全球電子產品仍在去庫存化,半導體市場需求放緩,相關電子設備需求亦同步放緩。



機械公會並表示,台灣機械設備1月對美國、中國大陸出口雙雙下滑;1月兩岸因春節長假影響,使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大幅減少;目前大陸疫情已經趨緩並已逐步解除相關管制措施,預期經濟景氣將逐步增溫,後續大陸經濟復甦情形與地緣政治下對台灣機械出口影響,仍待後續持續觀察。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