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8日 星期一

【產業新聞】蘋果備貨定軍心 PCB鏈得利

工商時報
2022年08月01日
作者
  王賜麟



總體經濟變數多,市場前景不明朗,各項終端應用需求都下修,就連今年來相對穩健的伺服器、汽車電子都開始佈滿疑慮,即使時值第三季傳統旺季,多重不確定因素干擾下,不少業者看法仍保守。不過,蘋果新品備貨需求仍在,法人預期臻鼎-KY(4958)、台郡(6269)、華通(2313)、嘉聯益(6153)、燿華(2367)、台光電(2383)、台虹(8039)等PCB供應鏈受惠。



業者表示,今年消費性電子普遍走弱,美系上半年手機、筆電、平板還算有撐,但陸系手機實在低迷,展望下半年,目前仍未看到陸系有明顯回溫跡象,但美系方面,新品推出時的首批備貨需求如期進行,所以預期美系下半年新品貢獻仍算穩定。



台郡日前法說會上指出,下半年回到往年傳統旺季,以目前來看,預期會按照過去的節奏,營運逐月增溫,9、10、11月會是高峰。隨新產品逐漸放量出貨,台郡預期第三季產值將會是個位數年成長,全年產值看法也不變,預期會是高個位數的成長。



FCCL廠台虹表示,下半年展望持保守看法,雖然美系備貨如期進行,且今年市占率也有所提升,但中系衰退幅度不小,總體需求下滑,所以保守看待第三季。不過受惠美系拉貨,預期今年旺季節奏也如過去一樣,8~9月會來到高峰,第三季營運維持優於第二季可期。



臻鼎提到,市場歷經疫情、戰爭、通膨等不利因素,下半年需求、展望一定有所變化,重點是如何在需求走弱的環境中面對挑戰。臻鼎秉持與全球一流客戶合作,讓需求判斷較準確、調整速度也快,目前來看,下半年如期進入主力美系客戶的備貨潮,後續則看新品上市後的狀況而定。



華通表示,目前看法與能見度與市場預期相當,美系新品帶來成長動能,新增的軟板、高階HDI產能也為營運增添柴火,看好下半年美系新品不少,手機、筆電、平板等,對第三季維持審慎樂觀看法。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產業新聞】2030 年車用鋰電池市場規模估跳增 2 倍,電動車占九成

Tech News
2022年08月02日
作者
  MoneyDJ



隨著 xEV(電動車 EV、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車 PHV、油電混合動力車 HV)市場成長,也帶動車用鋰離子電池市場同步擴大,預估 2030 年全球車用鋰離子電池市場規模將衝破 1,000GWh 大關、將較 2021 年跳增 2 倍,其中 EV 用市場規模占整體比重近九成。



日本民間調查機構矢野經濟研究所公布調查報告指出,隨著xEV市場成長,也帶動車用鋰離子電池市場同步呈現擴大,2021年全球車用鋰離子電池市場規模達371.1GWh,較2020年暴增120.9%。



矢野經濟研究所指出,2022年全球車用鋰離子電池市場規模預估達443GWh,較2021年成長19.4%;EV用鋰離子電池市場規模預估將年增18.9%至397.3GWh(占整體市場比重達89.7%)、PHV用市場預估將年增26.8%至40.9GWh、HV用市場預估將年增3.1%至4.8GWh。



矢野經濟研究所表示,預估今後車用鋰離子電池市場規模將持續呈現擴大,預估2025年市場規模將突破800GWh(預估為808.1GWh),將較2021年暴增118%,EV用市場規模預估達726.9GWh,較2021年暴增118%,占整體比重達九成(89.9%)。



矢野經濟研究所指出,2030年全球車用鋰離子電池市場規模有望衝破1,000GWh大關,預估將達1,163GWh、將較2021年跳增2倍(暴增213%)。2030年EV用鋰離子電池市場規模預估也將衝破1,000GWh,預估達1,004.2GWh,較2021年暴增201%,占整體比重近九成(86%);PHV用市場規模預估為140.1GWh,較2021年暴增334%;HV用市場規模預估為18.7GWh,較2021年暴增293%。



2035年全球EV銷量有望跳增10倍
日本市調機構富士經濟(Fuji Keizai)指出,在EV加持下,預估2035年EV / PHV / HV全球市場規模(乘用車、新車銷售量)將擴大至4,919萬台,將較2020年暴增7.4倍(暴增約740%)。



富士經濟指出,隨著EV平均售價下滑,預估將有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EV,預期在歐洲、中國市場需求帶動下,2035年全球EV銷售量預估將大幅擴增至2,418萬台,較2020年跳增10倍(暴增約1,000%),歐洲EV銷售量預估為851萬台,較2020年(80萬台)跳增9.6倍,中國銷售量預估為936萬台,較2020年(102萬台)暴增8.2倍。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2022年8月5日 星期五

【產業新聞】電池供應鏈溯源助力,把鋰的同位素當作「指紋」

Tech News
2022年07月27日
作者 Daisy Chuang



鋰離子電池應用在智慧型手機、筆電、電動車與電池儲能系統,遍布各個產業,而各公司為了自己的 ESG 表現也相當注重鋰礦、電池供應鏈,而現在科學家找出方法,可以透過鋰電池中的原子建立追蹤系統,確保購買的產品與爭議絕緣。



全球 65% 的鋰用在鋰離子電池,只是「鋰」有著相當複雜的供應鏈,有些礦源被指控使用過多的淡水、強迫勞動或是侵犯原住民土地等,若不加以注意就會使用到爭議產品。因此法國地質調查局 Anne-Marie Desaulty 認為,了解鋰礦來源相當重要,鋰礦開採有時會伴隨環境與社會問題,其中主要問題包括水源跟人權。



沒有人會希望以環境或人權為代價換來能源轉型,只是若要求廠商或在地提供供應鏈 ESG 證明等等,Desaulty 點出偽造文書也挺容易。



Desaulty 團隊想確定鋰的原子特徵是否可用於識別,就好比「指紋」一般。因為鋰有鋰 6 和鋰 7 兩種穩定的同位素,根據不同的環境差異,每個鋰礦同位素的比例都略有不同,可以把「比例」當作一種標誌。



團隊也查看過去對從各種礦山收集的鋰的同位素比例研究,發現來自鹽水礦床的鋰與來自硬岩的鋰具有非常不同的同位素特徵,這可能是因為較重的同位素「鋰 7」更有可能與水混合。



只是現階段由於礦山的參考樣本不多,研究團隊還沒有辦法將鋰離子電池中的鋰跟特定位置聯繫,但 Desaulty 表示,將來建立數據庫之後,就可以實現並建立系統。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地球化學教授 Rachael James 也表示,我們需要知道我們鋰礦來源及確定是否永續,畢竟採礦一定會消耗大量能源。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2022年7月25日 星期一

【產業新聞】 通膨殺傷力強大,PCB 兩族群盼可挺住

Tech News
2022年07月22日
作者 MoneyDJ



消費性產品需求起疑慮,再加上上下游供應鏈庫存偏高,PCB 族群中,主要市場分布在 NB、TV、中系手機或其他消費性電子產品(如遊戲機)者,在通膨的隱憂之下,客戶需求快速減退,廠商對下半年市況看法都偏保守,甚至持旺季不旺靜待庫存消化的心態,惟蘋概股、車用相對需求有撐,下半年需求仍持正面看待。



多款新機上市  蘋概股先蹲後跳

消費性電子產品因歐美結束WFH而減少遠距工作的需求,再加上通膨導致消費性電子需求減退,唯一力挺下半年需求有撐的即為每年9月份的蘋果新品,今年預期將有兩款筆電、一款平板以及新一代的手機亮相,雖然第二季受到中國封控衝擊,美系客戶的訂單在各別供應商有略為調整客戶,但客戶對第一波的鋪貨量雖與年初相比有所修正,但與去年同期則仍是看成長,所以相關蘋概PCB供應鏈大廠第三季旺季仍可期。



台系PCB蘋概股中,包括臻鼎-KY、華通、台郡、健鼎、欣興都是美系客戶主要的供應商,部分廠商第二季受到中國封控影響較大,對第三季則持相對樂觀的看法,其中臻鼎-KY則在蘋果新品以及載板新產能加入下,季增上看35%以上,而華通在旺季效應下,法人也樂觀有15%的季成長表現。



車用動能可望因缺料減緩回升  仍要觀察供應鏈是否順暢

依研究機構在年初時的預估,2022年全球車市可有約9,000萬台,年增兩位數但在缺料以及中國封控造成供應鏈不順的情況下,零組件生產不足,全年車市下修至7,600~8,000萬台,約與去年持平。但因為供應鏈不順,上半年車市缺料問題仍嚴重。



即便目前缺料、缺工問題仍在,但市場普遍預期,下半年此負面衝擊可望緩解,車用供應鏈動能可望回升,可帶動出貨轉順,國內汽車板代表廠商敬鵬即表示,目前需求面不是問題,現在消費者買新車還是要等,最主要仍是供應鏈不順,車用軟板廠商毅嘉也認為,隨著中國的防疫封控的解除,缺料及缺工的問題持續改善,整體營運下半年將明顯優於上半年,對下半年的需求面相對看好。



而在新能源車部分,仍是滲透率持續提升,特斯拉在日前的財報會議上,說明下半年特斯拉的產量將不斷爬升,創下紀錄,有助相關供應鏈需求提升,包括健鼎、定穎以及臻鼎-KY等等,而偏中系的新能源車概念股,如精星,下半年對車用市場電池控制板也是持正面看待。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產業新聞】 群創、友達與京東方積極搶攻「晶片封裝」,尋求面板業另一春

Tech News
2022年07月21日
作者 林妤柔



根據日經報導,台灣和中國主要面板廠正在加緊腳步,進軍晶片封裝業務,以保護自己免受於疫後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放緩的衝擊。



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台灣的友達和群創,以及中國面板龍頭京東方、華星光電都成立團隊,負責將面板製造技術調整成可用於晶片封裝和組裝。



晶片封裝是晶片生產流程的最後一步,對於技術要求較低,但卻是半導體技術發展的下一個前沿領域,因此受到關注。



消息人士稱,這些面板廠的主要材料供應商,包括美國康寧和日本玻璃大廠 AGC(Asahi Glass),也在投入資源,發展用於先進晶片封裝的玻璃載體。



為使晶片功能更加強大,傳統方法是將更多電晶體放在同一塊晶圓上,但隨著電晶體前的距離不斷縮小、只剩幾奈米,傳統方式變得越發困難,因此先進的晶片封裝和堆疊技術有助於將幾種不同類型的晶片封裝在一起,成為更強大的單一晶片。



對此,台積電、三星、英特爾都在開發自家先進晶片堆疊技術,甚至連中國華為也積極發展這種技術。這也讓面板廠有了新的機會,它們發現,採用顯示器「玻璃」來進行封裝,比採用圓形的矽晶圓封裝要便宜。玻璃載體通常是長方形,比市場上最大的 12 吋晶片要大上許多。



京東方、群創積極進軍晶片封裝領域

京東方一直是最積極擴展晶片業務的業者, 2017 年,京東方與台灣 IC 封測大廠頎邦結盟,購買後者子公司蘇州頎中部份股權,此後與京東方有關的投資基金,已經投資許多家跟半導體相關的企業,包括晶片生產材料、設備和製造領域。另外,該公司還跟華為合作,共同開發先進的晶片封裝技術。



群創是另一家較早加入戰局的業者,早在 2019 年便開始研發面板級封裝。多位消息來源透露,群創正把舊式 3.5 代面板產線改造成面板級晶片封裝生產線。



群創則表示,在過去幾年一直致力於面板的非傳統應用,所謂的面板級「扇出型封裝技術」(Fan-Out Panel-Level Packaging)就是其中一項努力。



康寧也稱,正在為客戶提供用於先進晶片製程的「高精度玻璃載體」,由於公司擁有成熟的全球供應鏈,目前已向高階客戶出貨超過 50。萬片晶圓。



大規模採用這些新技術,可能需要時間
然而,有鑒於這是新的製程,要大規模採用這些技術可能還很遙遠。知情人士認為,這些計畫可能受晶片業設備交期延長影響,另外說服晶片廠採用新的封裝技術,也是一大挑戰。



一位了解群創計畫的人士認為,「這是新技術,而且需要把新設備納入生產過程,也需要客戶來驗證技術,在量產前還有許多事情必須執行,但公司希望這可以讓他們的生產活化」。



與此同時,知情人士透露,友達正在測試面板級封裝的製程,而華星光電已經添購設備,研究晶片封裝業務的可行性。



TrendForce 資深研究副總邱宇彬表示,考慮到面板業對於需求波動的脆弱性,廠商尋求新的成長動力是合理的事,三星和 LG Display 也已在晶片封裝技術投入許多資源。但他強調,有鑒於晶片封裝的複雜性,加上市場競爭,面板廠商能否真的打入晶片業,並維持其戰略地位,還有待觀察。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2022年7月19日 星期二

【產業新聞】PIDA報告:光電暨化合物半導體總產值上半年衰退10.3%

民眾網 民眾日報
2022年07月19日
作者 
劉家瑜



光電協進會(PIDA)19日發布台灣光電暨化合物半導體產業概況,在俄烏戰爭、大陸封城及高通膨等陰影籠罩下而呈現衰退跡象,使得整體消費需求疲弱,進而對於台灣光電暨化合物半導體產業造成影響。2022年上半年光電暨化合物半導體產業的產值為新台幣7,658億元,較2021年上半年產值8,542億元,年衰退10.3%。



從第二季來看,光電暨化合物半導體產業產值產值約為3,667億元,季減7.6%,年減17.3%。其中,光通訊產業受到資料中心與基地台建置升級等需求,2022上半年產值年成長率高達15.1%,表現最為亮眼;而平面顯示器受到市場需求疲軟影響而產值下滑,2022上半年減18.1%。若扣掉平面顯示器產業衰退影響,其他光電產業在2022年上半年的產值加總的成長率為2.4%。



展望第三季,隨著更多民眾接種新冠疫苗、減少看電視的時間及產能提升等因素,平面顯示器的需求逐漸減弱,面板報價也開始反轉,整體產值呈現下滑趨勢。2022年上半年臺灣平面顯示器產業產值為新台幣4,341億元,年減18.1%;2022年第2季的產值為1,999億元,較第1季產值2,341億元,季減14.6%。不過由於電子貨架標籤需求強勁,使得電子紙在2022年上半年仍強勢成長,年成長率達58.1%。



儘管市場需求偏弱,但在韓國完全退出LCD生產及面板廠商陸續進行產能調控下,面板價格跌幅應會收斂。此外錼創科技預計最快在第三季掛牌上市,代表對於Micro LED產業未來將持續樂觀,將可帶動周邊相關產業,讓Micro LED產業得以更加蓬勃發展,進而帶動台灣平面顯示器產業成長。



展望未來,綠電、5G通訊、電動車、資料中心與元宇宙等相關需求會逐年成長,相關產業如太陽光電、化合物半導體、光通訊等產業應會持續成長;但近期俄烏戰爭持續延燒以及物價上漲壓力等不確定因素,將影響國內外需求,進而影響2022年度的臺灣光電暨化合物半導體產業走勢。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產業新聞】車用PCB、連接器廠受惠

工商時報
2022年07月17日
作者 
王賜麟



時序進入傳統出口旺季,卻迎來市場雜音頻傳、前景不明朗的疑慮。法人表示,目前來看,景氣較明確的是電動車、伺服器,並列兩大需求強勁的產業,尤其度過上半年缺料、需求下修等干擾後,多數科技廠看好為支撐營運成長的動能來源,車用PCB及連接器廠將因此受惠。



具體而言,由於網通、伺服器升級潮延續,PCB板廠如金像電、博智;ABF載板廠如南電、欣興、景碩等業者均可受惠。在新能源車趨勢不變下,汽車板供應商臻鼎、健鼎、高技、敬鵬、定穎等業者也同步沾光;而連接器族群如嘉澤、貿聯-KY、優群、凡甲、胡連、良維、宏致、詮欣等,後續表現也頗受期待。



貿聯表示,從長期趨勢來看,EV還在初期階段尚不普及,因應未來數據化、萬物聯網發展,現有的資料中心仍不夠,因此看好電動車、伺服器相關產品,未來需求還會不斷成長。



以供應高頻高速傳輸等為主的詮欣認為,汽車朝向電子化發展,以前內燃機時代,汽車電子占比約20%,電動車時期將提升到50%,電動車、自駕車的發展趨勢,帶動車電需求成長,看好未來前景。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2022年7月14日 星期四

【產業新聞】力甩封控干擾,PCB 產業迎下半年旺季

財經新報
2022年07月11日
作者 
中央社



PCB 暨設備廠 6 月營收出爐,健鼎、亞泰金屬上半年營收創高,部分如騰輝-KY、牧德等仍受中國封控效應干擾,多數廠商看好下半年旺季到來,由田表示將力拚全年營收再創高峰。



健鼎6月合併營收新台幣56.43億元,年成長9.4%,月減0.7%。第二季合併營收165.71億元,年成長10.16%,季減4.5%,主要受上海封城及解封後客戶端缺工影響出貨不如預期。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339.31億元,和去年同期301.44億元相比,年成長率12.6%, 上半年營收創歷史新高。



銅箔基板廠騰輝-KY 6月營收月減9.7%,截至6月累計營收31.8億元,年減14.7%。因上半年疫情反覆,受中國封控措施,影響供應鏈出貨加劇各種電子產品供應鏈,造成物流嚴重停滯。



騰輝-KY說明,上海疫情雖已經解封,但部分區域仍持續管控,加上晶片需求不足、通膨使汽車銷售量大幅下滑,汽車用材料訂單需求減少,對整體銷量帶來一定影響,不過,應用於軍工及航天的聚醯亞胺(PI)基板訂單增加,6月創下業績歷史新高。



展望下半年,騰輝-KY表示傳統NB旺季,HDI製程的低損耗材料應用訂單將逐步上揚,散熱材料金屬基板也有突破,有信心持續穩定成長。



AOI檢測設備商由田6月營收2.9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5.3%,創同期新高。累計上半年營收達12.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7.73%。隨著下半年旺季到來,法人預估營收表現將持續逐季攀升,全年營收可望再創高峰。



牧德科技6月營收約1.82億元,月增3.71%,年減25.71%。牧德說明,因中國封城,間接影響設備出機,原物料波動頻繁,市場恢復仍需要時間,當地解封仍採取漸進式,對於關鍵零組件的運輸,都無法一次到位,將審慎應變做好準備。



高階含浸設備廠亞泰金屬今日公布上半年合併營收為新台幣7.15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且較去年同期增加4.34%。



亞泰金屬表示,主要由於直立式CCL含浸設備在客戶端安裝與測試進度順利,陸續貢獻營收獲利,預估今年直立式CCL含浸設備仍有穩健表現,下半年並有高階IC載板基材含浸設備持續貢獻營收。



邑昇實業6月合併營收1.48億元,月增13.92%,累計上半年營收為8.16億元,年增6.64%。6月主要受惠PCB及LED自行車燈兩大事業挹注。絕緣材料大廠鉅橡企業6月合併營收1.23億元,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6.99億元,年增率分別為1.4%與2.04%,同樣受惠墊板與電木板、美耐板等兩大業務穩健成長。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產業新聞】防斷鏈 陸製半導體、面板零配件 「在台現貨」有條件內銷

工商時報
2022年07月12日
作者 邱琮皓



為確保我供應鏈韌性、預防原物料斷鏈,經濟部11日宣布,自15日起,陸製半導體及顯示器生產設備零配件,可先進儲財政部核准設立的物流中心,在符合國內無產製、特殊需要或少量、必要性等前提下,就可現貨供應給取得專案許可的國內廠商。



官員強調,陸製零配件管制調整,主要是提供給台灣半導體或顯示器生產設備維修之用,以維持二大產業生產設備能量,確保供應鏈韌性。



貿易局表示,2003年同意未開放的大陸貨品自由進入我物流中心,專供外銷其他國家及地區,但不能轉售給課稅區(國內)廠商;依現行規定,國內廠商對相關物品若有需求,須事先專案申請,再從海外進口。



我國半導體業及顯示器製造業居全球領導地位,相關設備零配件需求也高,為避免國內產業遭遇不可抗力因素影響生產,提升我半導體供應鏈韌性、進而成為區域製造中心,經濟部與相關廠商研商如何縮短國內廠商取得半導體設備商零配件時程,經此次修正,國內業者未來將可利用物流中心貨品調節功能,有助提升我國供應鏈運作效率。



貿易局表示,陸製半導體及顯示器製程設備零配件在符合兩岸貿易許可辦法規定國內無產製、特殊需要或少量等前提下,業者並需說明其特殊性及必要性,取得專案申請許可,業者就可向物流中心直接進貨,不但大幅縮短取得零配件時間、也可避免因零配件交期未定而影響生產排程。



至於陸製半導體或顯示器零配件入台後,是否影響台灣既有市場?貿易局官員表示,由於半導體與顯示器零配件都須經過相關認證,有需求廠商提出申請後,必須要提供相關認證文件,例如說明這些零配件是專供給廠商生產半導體設備之用,因為有其專屬性,不會有惡意低價傾銷問題。



貿易局指出,由於海關對貨品進入、存放、運出物流中心,原本就設有管控及查核機制,經濟部也繼續維持對大陸貨品進口把關,強調新規定並不會對國內其他生產零配件業者造成衝擊,後續也將密切觀察實施情形,並進行滾動式檢討,作調整相關規定的依據。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2022年7月7日 星期四

【產業新聞】半導體產業成南科棟梁,前 4 個月營業額成長 32.67% 為同期最佳

財經新報
2022年06月22日
作者 Atkinson



根據南科管理局表示,在俄烏戰爭、中國封城、通貨膨脹等全球動盪的氛圍下,南科產業展現無懼逆風的旺盛成長動能,在積體電路產業的領航帶動下,2022 年前 4 個月營業額達新台幣 4,148.52 億元,歷年同期最佳,大幅成長成長達 32.67%。



積體電路產業方面,受惠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及通訊等強勁需求帶動,不僅先進製程及傳統特殊製程產能利用率維持高檔,在延續全球半導體供不應求情勢及漲價效應下,前 4 個月營業額大幅成長 53.24%,金額為 3,145.48 億元,占南科營收比重 75.82%。尤其在全球最先進製程及成熟製程仍持續在南科擴產發展下,南科積體電路產業持續爆發之勢,已沛然成型。



光電產業部分,前 4 個月營業額為 709.73 億元,占園區營收比重約 17.11%。占大宗面板產業,近期受面板價格持續下滑,以及前述三大負面因素所帶來之間接影響,遏制終端消費買氣,再加上庫存仍待消化,營業額較 2021 年同期衰退 13.07%。惟面板廠商持續發展高值化、差異化產品,並建構多元化面板應用場域及生態系來發揮長尾效應,以保持領先技術與產品優勢,維持長期競爭力。另外,太陽能電池產業,2050 淨零碳排目標下,加速各國政府對再生能源的建置,呈現出欣欣向榮的躍升成長。



精密機械產業部分,搭上海內外半導體產業全球擴產的成長列車,營收持續成長,前 4 個月營業額為 154.01 億元,較 2021 年同期成長 17.58%。通訊產業、電腦及周邊產業受惠訂單暢旺,且長短料的負面影響也逐漸緩解,通訊產業、電腦及周邊產業前 4 個月營業額分別為 55.46 億元,成長率為 27.18%,營收金額 35.19 億元,成長率來到 22.62%。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產業研究報告】半導體發展關鍵 先進封裝

Anue鉅亨
2022年07月05日
作者 蔡慶龍分析師(永誠國際投顧)



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數據,2022 台灣半導體相關產業表現高於全球,預估產值 4.4 兆元台幣,台灣晶圓產業鏈,不論上中下游,從 IC 設計到晶圓製作到封裝,無疑都是世界之光。



現階段的先進製程,在持續挑戰物理極限前提下,已逼近發展瓶頸,因此世界半導體大廠「台積電」「英特爾」「三星」等等… 紛紛往先進封裝來布局。根據 Yole Development 的研究數據表示,2022 年先進封裝投資中,英特爾第一、台積電第二,日月光第三,三星第四。



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戈登. 摩爾提出「摩爾定律」說明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每隔 2 年會增加 1 倍,20 世紀後半,電腦、手機、網路發展,都跳脫不了這個定律。至於使用體驗上,英特爾執行長大衛. 豪斯提出每 18 個月晶片效能就會提高一倍,這意味著相同價格買的電腦,每隔 18 個月效能就會增加一倍。



而摩爾定率在傳統 2D 晶片微縮上,不足以支撐製程的推進,運用 3D 堆疊技術,可以讓封裝技術,從傳統走向先進,繼續讓摩爾定律能延續下去,因此先進封裝的發展,在半導體發展上將是決定性的關鍵,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而人類的慣性就是持續突破現階段的發展,高科技的未來勢在必行。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2022年7月6日 星期三

【產業新聞】蘋果掀備貨潮 PCB供應鏈樂

工商時報
2022年07月04日
作者 王賜麟



儘管今年消費性電子市場雜音不少,但蘋果新產品推出的備貨需求仍在,為前景不明的市場帶來支撐,多數PCB供應商也預期,第三季將如往年旺季一樣,在新品拉貨動能的挹注下,可望有不錯的營運表現。



市場預期蘋果今年下半年將有不少新產品要推出,除了手機,還有望看到數款筆電、平板,以及手錶、耳機、新穿戴裝置、智慧音箱、電視盒等。法人表示,雖然有些仍在傳聞中,也不容易一次全推上市,但有這麼多品項有望問世仍值得期待。



新產品帶來新動能,法人預期美系手機大廠PCB供應鏈包括臻鼎-KY(4958)、台郡(6269)、華通(2313)、嘉聯益(6153)、燿華(2367)、欣興(3037)、景碩(3189)、台光電(2383)、台虹(8039)、達邁(3645)等有機會受惠。



中系手機上半年持續去化庫存,第二季又遇上中國封控,隨後韓系手機也進行調節,種種狀況反應不少研調機構今年來陸續下修2022年全球手機市場預估。美系手機品牌今年也曾傳出砍單消息,不過現在來到新品備貨旺季,雜音相較其他品牌少,不少供應鏈業者也指出,新產品按照計畫穩健進行中,預期第三季隨出貨量放大,將推升傳統旺季營運表現。



臻鼎維持One ZDT策略多元布局產品線,帶動今年上半年業績就開始繳出不錯的成長表現。對於智慧型手機前景,公司先前指出,隨功能提升、5G高頻傳輸,但又要兼具輕薄短小和電池容量極大化,軟板是最佳解,不僅需求增加,也往微型化、多層化發展,看好未來軟板一路成長。



軟板廠台郡、嘉聯益均看好美系旺季帶來的成長動能可期。台郡表示,第三季是美系客戶傳統旺季,預期拉貨動能會逐步顯現,目前台郡已幾乎涵蓋客戶各個產品線,也維持多元化產品布局策略提升非手機占比,對於下半年營運持樂觀看法。嘉聯益同樣也涵蓋美系全產品,公司提到,前兩年筆電、平板供應較多,今年則供應手機較多,且取得的份額有所成長,預期對業績貢獻較佳。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產業新聞】 車用電池市場大洗牌,韓廠退位、中國廠奪第一、二名

TechNews
2022年07月05日
作者 MoneyDJ



特斯拉(Tesla Inc.)因中國封城被迫暫停上海生產,受此波及,南韓電池領導業者 LG Energy Solution Ltd. 將全球第二大車用電池廠的地位拱手讓給比亞迪(BYD)。



韓國經濟新聞(KED Global)報導,市調機構SNE Research 4日發表報告指出,5月期間,LG Energy的全球市占從4月12.8%降至12.5%,成為全球第三大車用電池製造商。比亞迪市占率雖也從15.9%下滑至12.5%,卻略高於LG Energy。SNE並未提供細節。



特斯拉第二季交車量季減18%至254,695台,主要是上海廠生產受封城干擾,廠房同時生產Model 3、Model Y,為特斯拉規模最大廠房。特斯拉是LG Energy最大客戶,2021年貢獻營收占比達19%。



LG Energy第二季營益恐季減20%至2,000億韓圜(約1.84億美元)。業界人士透露,LG Energy的圓柱型電池(cylindrical batteries)大都由特斯拉買下,一度導致這些電池短缺。



另一方面,中國寧德時代(CATL)5月依舊為全球車用電池龍頭,市占率從4月29.6%拉升至33.9%。南韓SK On Co.、三星SDI (Samsung SDI Co.)分居第五、六名,市占率為6.6%、5.1%。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2022年6月27日 星期一

【產業新聞】PCB雙強目標價 內外資續升

工商時報
2022年06月27日
作者 簡威瑟



PCB雙雄無懼外部逆風,仗著獲利大躍升之勢,持續吸引大型研究機構調高目標價,金像電(2368)獲得里昂、凱基投顧等多家內外資看好,股價預期最高衝上112元,華通(2313)則得大型投顧研究機構支持,目標價高點來到「6」字頭。



凱基投顧、富邦投顧、里昂、大和資本證券等同步看好金像電營運前景,全數給予超越百元的股價預期,介於103~112元之間,顯示對金像電股價站上三位數、締造新紀錄有極強信心,並不因外部總體經濟因素造成股價波動而有轉變。



金像電5月在大陸封控舒緩後,單月營收月增20%、年增38%,凱基投顧指出,金像電於6月完成第三波擴產,單月最大產值提升,看好金像電第二季營收續創單季新高。



凱基投顧預期,在零組件供應較緩解後,預期全球伺服器第三、四季出貨量分別季增3%與7%,2022年全年增加7.6%、達1,390萬台。研究機構估算,金像電2022年每股純益7.79元,連續兩年繳出獲利年增超過四成佳績,2023年每股純益9.4元,瞄準叩關每股賺一股本里程碑。



華通方面,富邦投顧指出,華通近年來除持續於重慶二廠提升高階HDI產能,保持全球最大HDI廠地位,亦配合客戶產品設計調整,拓展純軟板領域;此外,低軌衛星產品除上空板已具量產領先優勢,具地板也陸續出貨,並挾其技術領先優勢,成為其他衛星通訊客戶主動接洽的首選,第一季時,低軌衛星相關產品營收占比已達5%。



金控旗下研究機構看好惠州軟板廠、重慶HDI廠陸續完工的後續效應,根據其對華通所做財務模型,華通2022年獲利動能相當強勁,每股純益由前年度的4.31元,進步為5.51元,2023年續增至6.18元。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產業新聞】 三星 Q3 開始生產 Micro LED 電視,友達、錼創助攻

3C新報
2022年06月28日
作者 林妤柔



韓媒 TheElec 報導,三星預計第三季開始生產 Micro LED 電視,採用低溫多晶矽(LTPS)薄膜電晶體(TFT),也是第一台不是使用印刷電路板(PCB)技術的 Micro LED 電視。



三星今年計劃推出 89 吋、101 吋及114 吋共 3 款 Micro LED 電視,原定 5 月開始生產 89 吋 Micro LED 電視,但因良率和疫情關係而被延後。這 3 款 Micro LED 電視傳皆採 LTPS TFT 技術,能使這些電視單獨控制離散電路(discrete circuit),帶來 4K 解析度,同時螢幕尺寸更小。



報導指出,LTPS TFT 將由友達提供,而 LED 晶片由錼創提供。同時,三星也在開發必要的 LTPS TFT 技術,以後有可能被列為供應商。



三星 89 吋電視價格訂在 8 萬美元,而 101 吋和 114 吋款價格分別為 9 萬美元和 10 萬美元。



TheElec 認為,將 Micro LED 電視做得更小是比較困難的事,因為 LED 晶片變得更小,且在巨量轉移過程中,更容易出現良率問題。據悉,三星 89 吋 Micro LED 電視將安裝 1,130 萬個 LED 晶片,彼此之間的距離為 0.44 毫米。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2022年6月21日 星期二

【產業新聞】 友達搶攻智慧座艙,攜手富采、達運、瑞鼎支援 AmLED 技術

TechNews
2022年04月21日
作者 林妤柔



友達耕耘車用顯示市場多年,即將在下週 Touch Taiwan 2022 展出 Micro LED、AmLED 先進顯示技術導入智慧車艙成果,並結合未來智慧座艙系統整合服務,為駕駛及乘客提供沉浸式感官體驗。



友達今年針對智慧車載應用推出 Micro LED 沉浸式車艙顯示方案,可配合車艙飾板顯示出如木紋等不同的紋路質感,以 Micro LED 高亮度與高對比的的突出特性,搭配高穿透度的紋路光學膜,螢幕顯示時不會干擾資訊判讀。



同時打造 14.6 吋卷軸式可收納 Micro LED 顯示器,具備 2K 解析度的 202 PPI 軟性面板搭配 40 毫米收納曲率半徑,能將高畫質的顯示器捲起收納;先進智慧控制旋鈕搭載全球最高解析度 141 PPI 可拉伸式觸控 Micro LED 面板,讓使用者依據需求突出或收納控制旋鈕,大幅增加車艙空間應用彈性。



此外,17.3 吋透明 Micro LED 顯示器模組解析度可達到1280 x 720,透明度超過 60%,最高亮度可達 2,000 nits,在各種環境下都不會遮敝資訊,除做為自駕車的車窗型顯示器,乘車看風景的同時也不漏接資訊。



友達此次將大尺寸 AmLED 技術應用於未來智慧座艙,前座 30 吋 AmLED 大型曲面顯示器搭配領先業界的超大尺寸內嵌式觸控技術(LTDI),以自有全貼合生產技術,實現超低反射率,應用於中控台及儀表板;24 吋 AmLED 顯示器則運用非晶矽(TGP)技術,達成 5.4 毫米極窄邊框設計;副駕駛座配置獨立的 22 吋 AmLED 顯示器,整合可調控防窺技術,防止駕駛人注意力被分散,保持行車安全。



此次全系列車載展品搭配的 AmLED  技術,是與 LED 生態鏈夥伴攜手合作,由富采開發客製化車載 Mini LED 燈板、達運提供客製化光學結構背光、瑞鼎支援客製化分區調控 IC 方案等,再結合友達自有面板累積技術基礎。



除了未來車,友達智慧顯示整合系統應用於自行車上,透過 IoT 收集分析自行車車身資訊與數據,能將行車距離、剩餘電量、輔助動力等資訊顯示在儀表板上,可應用於外掛式的車錶或崁入車身的智慧顯示器,搭配在陽光下可視的彩色 MIP(Memory in Pixel)顯示螢幕與 LE D指示燈,讓騎乘者直覺掌握騎乘狀態;更結合盲點偵測技術與手把上的觸感反饋,即時提醒騎乘者左右後方的靠近車輛,打造更安全智慧的行車體驗。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產業新聞】 印歐高端 PCB 廠 AT&S 上修財測!外資仍不改欣興、南電、景碩評等

TechNews
2022年06月21日
作者 姚惠茹



印歐高端 PCB 製造商 AT&S 上調 2022~2023 年財測,外資出具最新報告指出,雖然 AT&S 股價上漲約 7%,但對欣興、南電、景碩的獲利影響有限,因為主要收入仍以外匯變化為主,因此對於 PCB 三雄的審慎觀點沒有改變。



AT&S 上調 2022~2023 年財測,調整營收從之前的 20 億歐元增加到 22 億歐元,並啟動成本調整  EBITDA 獲利從先前的 23~26%,提高到 27~30%,主要是因為中國重慶廠的新產能啟動快速,客戶訂單帶來高品質的產品組合,涉及更高的營收和獲利,以及中國封鎖對上海廠的影響小。



外資表示,雖然 AT&S 股價上漲約 7%,但對欣興、南電、景碩的獲利影響有限,因為主要收入仍以外匯變化為主,因此對於 PCB 三雄的審慎觀點沒有改變,還是受到 PC 和伺服器需求疲弱影響,而這樣的看法也得到欣興董事長曾子章的回應。



曾子章日前在股東會表示,遠距商機趨緩,對 PC、NB 的需求有些波動,但載板應用範圍較廣,包括網通、HPC 還是很火熱,2025 年前產能幾乎全被被預訂,雖然 ABF 供需缺口有稍微縮小,但成熟製程的高階產品,預估到 2026 年仍不會太壞。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2022年4月18日 星期一

【產業新聞】 創業 2 年就被鴻海看上!由台灣出發的第三類半導體新創,如何切入電動車布局?

TechNews
2022年04月06日
作者 創業小聚



想像一下,你是一位尖端技術的研發人員,你的老闆決定到中國發展。跟著他一起離開,你不但可以獲得更高的薪水,也有機會找到更多客戶,把手中的研究項目發揚光大──這時你會選擇跟著團隊一起出走,還是抗拒誘惑,堅持把技術留在家鄉?



「我當時就是想繼續留在家鄉」,即思創意創辦人顏誠廷給出自己的答案。

2019年,前東家決定至大陸重組,時任研發主管的顏誠廷因為不想離開家鄉,在竹科創立了即思創意(Fast SiC Semiconductor Inc.)這間第三類半導體碳化矽(SiC)功率元件(power device component)設計公司,產品包含MOS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和蕭特基二極體,是碳化矽晶片用在電源管理用途的兩大產品方向。



第三類半導體指的是氮化鎵(GaN)和碳化矽(SiC),因兩者能承受大功率、高電壓的特性,比起第一類的矽材料(Si)與第二類砷化鎵(GaAs)、磷化銦(InP)的能源轉換效率更好,適合用在改變電壓、頻率、直流交流電轉換的功率元件,電動車、衛星通訊、5G等新科技都可以廣泛應用。



做為碳化矽功率元件設計商,即思創意與能量產碳化矽晶圓的漢磊合作,目前已獲十多家客戶合作,更吸引到鴻海,成為策略投資人──選擇留在台灣的顏誠廷,是如何帶領即思創意成長茁壯的?



為何能早早就看見碳化矽潛力?
顏誠廷與碳化矽的淵源,還要追溯到2005年他在工研院電光所(現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的經歷。



當時他參與了Sweden ICT的訪問計畫,如同台灣的工研院一樣,Sweden ICT負責培育尚未商用化的技術產品。半年的研究時間,也讓顏誠廷更加了解對當時的台灣而言仍然陌生的碳化矽材料。



「瑞典約20年前就在做碳化矽相關的研究,當時因材料不成熟,一直到晶圓能夠量產之後,才逐漸商用化。」顏誠廷解釋道,「瑞典重工業本來就很強,本身有Volvo汽車,也跟西門子、ABB等歐洲電網、大功率電源應用公司有合作。」有足夠的應用環境,在顏誠廷看來,是瑞典能將碳化矽研究發揚光大的原因。



回台之後,恰逢工研院有意將研究碳化矽的團隊分割出去。對於顏誠廷而言,這不但是曾懷有創投夢的他,了解創業圈的好機會,也因意識到碳化矽的應用潛力龐大,讓他決定參與加入前東家,成為新創的一份子。



碳化矽設計商面臨著什麼困境?
顏誠廷很早就認識了碳化矽,但真正開始讓市場重視這項材料,還得歸功於馬斯克的特斯拉。



「其實最早把碳化矽放到車上的是Toyota。他們雖做了驗證,但傳統車廠行動保守,所以最後竟然是特斯拉搶先把碳化矽放到電動車中量產。」談到碳化矽的發展史,顏誠廷透露出感慨。



碳化矽不但擁有高電壓、大功率的特性,且在溫度與可靠度上,又比氮化鎵更適合做功率方面的應用,但直至特斯拉採用後,帶起了模仿效應,需求規模增加後,成本才逐漸壓低。



只不過,對於台灣的碳化矽設計商來說,解決了市場需求的問題之後,是否能拿得到訂單,又是另外一個困境。



「功率半導體具有品牌效應」,顏誠廷坦言,台灣並不是市場小,只是像台達電、群光電這樣的客戶多偏好採用外國品牌,本土業者要靠自己打進供應鏈得花很多力氣,就算進去了,訂單的量可能也不夠生存。



反觀中國願意採用國產供應商,對於新創業者來說更有機會,加上中國資本市場願意給出比較好的估值。「他們有像理想、蔚來、小鵬這樣做電動車的客戶,終端需求更強,這些都可能是之前的公司決定去中國發展的原因。」雖然早在解散前就先行離職,顏誠廷對於前公司的困境,還是有所感慨。



不去中國,即思創意如何獲鴻海投資,找到生存之路?
既然決定留台創業,下一步的現實問題就是,如何找到生存之路?



即思創意的答案是:從國際大廠較不重視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先拿下訂單,再尋找機會,切入電動車佈局。



消費性電子產品相對車用零件來說,是偏向中低功率的應用,但考慮到公司創立初期規模不大,難以跟大型的碳化矽IDM(垂直整合製造)廠競爭車用訂單,即思創意決定先攻下由氮化鎵主導的手機、筆電等消費性電子充電裝置市場,企圖以碳化矽的高穩定度獲得客戶的心。



「我們應該是業界第一個把碳化矽應用在手機快充的,」顏誠廷說,「對於可靠度要求比較高的產品,如筆電變壓器等,在相同表現下,使用碳化矽就比氮化鎵的失效率更低,這是我們想呈現給客戶的產品價值。」



也因為積極尋找碳化矽應用在消費性產品的合作對象,即思創意經由合作夥伴,接觸到聯發科等企業創投(CVC),之後更輾轉被介紹給大幅布局電動車領域的鴻海,幫助他們切入電動車市場, 「鴻海會是我們的策略投資人,占公司40%的股權」,而有了鴻海背書,顏誠廷認為未來他們的產品將更容易被大廠所接受。



碳化矽在電動車功率元件的應用,包含車上的電動馬達元件,以及車外的充電樁。
但做車廠的產品,驗證期通常很長,廠商也對規模有所要求。我們早期曾經被問到,「如果產品有問題,懷疑是你們的Component(元件)有問題,要把產品召回,你們賠得起嗎?」或著,「萬一合作後,你們突然倒了,我們該怎麼辦?」這些問題,都常會讓大廠們覺得沒有必要冒著風險採取新創產品,寧願使用外商品牌。



即思創意目前的客戶多在台灣跟中國。透過鴻海,顏誠廷認為能幫助他們切入如台達電、光寶、康舒等電源供應鏈,搭著他們的順風車,進入國際舞臺。



「雖然即思的技術,相較於IDM大廠Wolfspeed等還無法做出差距,不過未來是有機會超越的。」顏誠廷言談間透露著謙遜而堅定,「再加上我們有十多個專利,可有效降低成本,也可以因應客戶需求做應變,開發時間比大廠短,因此彈性跟服務,就是我們的優勢。」目前即思創意已有一些產品可以應用在充電樁,下半年則預計將推出可用於大功率的碳化矽模組產品。



官網動物圖、翻譯科普書,從創辦人到公司都有反差幽默
雖然是做半導體設計這種比較嚴肅的題材,但有趣的是,即思創意的官網產品介紹竟是以動物圖片作為代表。



「別人命名產品都是第一代、第二代這種名稱,聽起來比較無聊。我們想到美國戰鬥機都有一些特別的名字,就找了一些飛得比較快或著跑的比較快的動物做為命名,畢竟碳化矽也是一個高效率元件,這樣呈現也比較有趣。」顏誠廷講得直白,卻笑得靦腆。



這樣的反差,也出現在顏誠廷自身身上。除了是即思創意的創辦人,他還有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身份,就是《物理之書》、《給未來總統的能源課》等知名科普書的翻譯者。「我在博二時,其實是先開始接觸日文翻譯,自學之後想要練習閱讀能力,就主動去跟翻譯社接洽,之後則轉向翻譯英文書。」



「文學商管類的很強的譯者很多,我當時是理工背景、又只有日文二級,要接非科技相關的案件好像也不太容易,反觀科普類的譯者相對來說好像就比較少,所以就開始做科普翻譯了。」



從編譯者到創業者,從消費性產品到電動車元件,顏誠廷在每個轉折上並非一帆風順,卻也非常清楚自身優勢何在。下一步,他更將攜手鴻海,帶領即思創意拚進國際電動車版圖。



(本文由 創業小聚 授權轉載)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產業新聞】 一株煨了十年的火苗,成為富采直攻第三類半導體關鍵

TechNews
2022年03月10日
作者 侯冠州



「所謂化合物就是至少是兩個元素,而化學上有個很有趣的名詞是八隅體,是化合物裡面最穩定的架構,只要加起來是八的就可以。」



談起第三類半導體,富采控股董事長李秉傑在接受《科技新報》專訪時,興致勃勃聊起了元素週期表的規則。從工研院時期就開始研究第三類半導體的他,此時一臉笑意,抹去些許商場上四處征戰的霸氣,添了幾分授業解惑書卷氣。



第三類半導體有高功率密度,可大幅縮小產品體積,在高頻、高溫與高電壓的環境下,仍有極佳效能,特別適用於在 5G、綠能與電動車等新興市場,遂成為科技產業發展焦點。



而富采早在數年前,便已「嗅出」其中商機,2012 年晶電在收購廣鎵之後,即「小火慢煨」,慢慢燉煮自身技術,加上原先在 LED 的基礎優勢,準備在這場迸發的第三類半導體商機中,端出一道道好菜。



無心插柳走進氮化鎵,韜光養晦等待商機萌發
「從以前到現在,晶電在進行併購時有個特點,就是好的人、好的技術、好的計畫一定會留下。」



眾所皆知,晶電在 LED 產業布局有成,但為何會想跨足第三類半導體?說起緣由可說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李秉傑說,當時晶電為了深化 LED 布局,併購了不少業者,廣鎵便是其中之一;而在合併廣鎵之後,意外發現廣鎵對於氮化鎵(GaN)做了不少研究,且也已有一組專門的團隊在發展 GaN 微波、電子元件等。



李秉傑說明,當時晶電一心都在 LED 發展上,雖然看到第三類半導體商機,但覺得要跨足這領域,在專業知識、技術上仍有一段差距。不過,當收購廣鎵,發現有團隊在進行相關研究後,便決定開始慢慢培養。

 

「總之,晶電在合併廣鎵時,看到了發展第三類半導體的火苗,決定先慢慢煨著,不能熄滅。」李秉傑笑著說。



而這一煨,就等了 6 年的時間。2018 年,LED 產業景氣不佳,晶電也遇到了產業發展的分岔路口,遂決定轉型。李秉傑幾經思量後,決議啟動「晶電 2.0」計畫。



李秉傑解釋,簡單而言,晶電 2.0 有三大方向,首先是在既有的 LED 技術上進行升級,讓 LED 走到「下個階段」,也就是 Mini/Micro LED;第二便是切入 LED 封裝市場,在封裝模組技術上更加精進,但不會與現有的封裝廠(包含晶電客戶)競爭。最後,便是正式進軍晶圓代工市場,並鎖定第三類半導體,成立子公司「晶成半導體」,展開全新業務模式。



根據李秉傑規畫,晶成半導體在成立後,有兩大發展方向。第一是光電元件,尤其是垂直共振腔面射型雷射(VCSEL)。VCSEL 目前已導入許多消費性產品當中,做為感測之用,像是無線藍牙耳機,螢幕下指紋偵測,又或是大家熟悉的 iPhone 人臉辨識等。而除了感測之外,VCSEL 也用於光通訊,這方面晶成也有布局,例如 25G 光纖通訊等。



第二個著重的領域則是微電子應用。微電子應用又可分為三種,第一就是與化合物半導體相關,也就是 GaN,用於手機快充頭、NB 電源轉換,或是一般家電等消費性產品,這是 GaN 十分重要的市場。第二是功率放大器(PA),功率放大器對於 5G 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元件,而為實現更好的功率轉換,晶成也聚焦在 GaN 功率放大器上。最後一項微電子應用,則是濾波器。



LED 鑽研多年,富采憑厚實基礎插旗氮化鎵版圖
根據市調機構 TrendForce 估計,GaN 主要應用大宗在於消費性產品,至 2025 年市場規模將達 8.5億 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 78%。前三大應用占比分別為消費性電子 60%、新能源汽車 20%、通訊及資料中心 15%。



特別是 Apple 發表用於全新 MacBook Pro 的 140W USB-C 電源適配器,並首次採用 GaN 技術外,更顯示出百瓦級大功率快充產品進入成長期,加速第三代半導體消費應用的發展擴張。



TrendForce 指出,在 GaN 功率電晶體價格不斷下降(目前已逼近約 1 美元),以及技術方案愈趨成熟的態勢下,預估至 2025 年 GaN 在整體快充領域的市場滲透率將達到 52%。



而負責晶圓代工業務的晶成半導體,憑藉晶電過往在 LED、III-V 族半導體累積而來的技術、經驗,更是積極搶占 GaN 領域,並以消費性電子市場優先,穩紮穩打。



李秉傑表示,晶成在成立之初即清楚界定主力業務就是代工,因為 IC 設計需要更大的投資,且要有更多 IC 設計人才及經驗累積。對晶成而言,除非直接併購一個很強大的 IC 設計團隊,否則要從零開始發展,會是一個很大挑戰。



李秉傑說明,但如果是代工業務,晶成從晶電分割而來,在磊晶材料、製程等原先已十分熟悉,技術上可說是駕輕就熟;最主要的改變則在商業模式,從原本的提供元件,轉為製造。



晶成半導體總經理温錦祥補充,晶成的優勢在於背後有富采集團的支持,不管是材料科學、製程技術等,富采其實都已培養許多核心技術;尤其是晶電在 2012 年併購廣鎵後,在第三類半導體的研發上有了更好的技術基礎。



温錦祥進一步說明,第三類半導體代工和矽(Si)大不相同,要考量更多因素,像是氣體、特殊材料等;在磊晶與製程的相結合上則要花費更多時間研究,且在加工時還不能破壞磊晶材料特性。而晶電在這方面有多年累積而來的經驗和技術,這也是晶成在長磊晶、材料知識、製程技術與加工上能優於競爭對手的關鍵因素。



温錦祥表示,GaN 的消費性應用市場十分廣泛,像是快充充電器、手機功率放大器(PA)或是微波元件等,都有無窮的機會在。而晶成在磊晶技術、製程加工和材料科學等核心知識已有很好的基礎,那麼下一步便是如何將這些核心技術變成產品,同時讓許多 IC 設計業者能在晶成這平台上,發展好的產品架構。



「2012 年合併廣鎵後,花了 6 年的時間進行研發,保守估計花了 3、4 億但卻沒有什麼收入」,李秉傑笑稱。一直到 2018 年,因商品化的機會越來越高,覺得時機差不多,遂決定投入第三類半導體代工發展。



如今,第三類半導體熱潮席捲全球,富采這「煨」了許久的火苗終於要「加大火侯」,直攻 GaN 商機。「對晶成來說,不論是 GaN on sapphire(藍寶石)、GaN on Si,甚至是 GaN on SiC,都有能力、技術和經驗,端看市場應用和客戶需求。」李秉傑強調。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 

2022年3月9日 星期三

【產業新聞】納諾黑科技救地球!洗衣、洗土、洗空氣獲晶圓代工龍頭高雄廠採用

TechNews
2022年02月17日
作者 姚惠茹



納諾-KY 今日發表「納米離子水與納米氫氣微氣泡」,獨步全球的黑科技,用在洗衣已打造全球第一台無需洗衣精的洗衣機,用在洗空氣可分離空氣中的油污,協助家庭及餐廳廚房做到空氣淨化,還有減壓蒸餾、微生物菌用來洗土,可將重油污染的土地復原,獲晶圓代工龍頭廠高雄廠採用。



納諾董事長呂鴻圖表示,「納米離子水與納米氫氣微氣泡」是將水分子經專利的電解技術奈米化處理至 4-6 個水分子的水團,再透過高壓製程將水分子(H2O)的氫鍵斬斷,留下帶負電的高濃度「氫氧根離子」,也就是納米離子水,其特性有包覆髒污、油垢等,而氫氧根離子一旦附著到細菌、病毒、油污及臭味因子的正電離子或氫離子,就會進行結構破壞、包覆、脫離等清潔功能,再搭配氫氣微氣泡技術,將潔淨力達到最高,透過納米微氣泡表面上的負電荷吸附髒污、微粒,兩項技術發揮最大潔淨效能,達到不需添加化學物即有潔淨效果。



用來洗衣,納諾發表全球第一台無需洗衣精的洗衣機,呂鴻圖表示,這項黑科技可以省水省電,對地球的保護性也很高,讓每個家庭都不需要再購買洗衣精,也不需要再有清潔洗衣機桶槽的需求,減少包材、運費及廢水的產生,讓地球環境保護從千家萬戶所需要的家電做起。



用來洗空氣,呂鴻圖表示,這項黑科技的應用相當廣泛,已經導入洗碗機,減少洗劑及廢水的排放,還可以清洗蔬果,去除農藥殘留,並延長食材保鮮期,並可洗淨空氣,也就是應用在排油煙機上,分離空氣中的油污,協助家庭及餐廳廚房做到空氣淨化,目前已有餐廳業者洽談導入。



用來洗土,呂鴻圖表示,納諾的重要黑科技還包含減壓蒸餾、微生物菌,運用在重油污染土壤整治上,可協助遭受重油污染的土地復原,像是晶圓代工龍頭高雄場位在中油高煉廠區的基地,工程是由中興工程統包,其中 20 公頃的土壤整治就是納諾負責。



呂鴻圖說明,土壤整治過程中,必須避免讓空氣和水質造成二次污染,因為土壤載出場地時不僅會揚灰,連同有機氣體及不好的臭味都會溢散,造成嚴重空氣污染,而納諾擁有的三項獨家技術,包括納米微氣泡離子水、微生物菌修復技術、減壓蒸餾法,即可完成這項任務。



首先開挖土壤時,因擾動而導致揮發性有機物、逸散苯到空氣中,可先使用納米微氣泡離子水進行霧化及噴灑,有效控制作業過程中的異味溢散,分解苯的毒性,減少施工人員吸入風險及空氣污染。



分篩後的污染土壤輸送入納諾設計的機腔體中,利用成熟的減壓蒸餾法,將土壤中的廢油進行油土分離,廢油回收,不需焚燒,直接避免掉空氣污染物排放問題,整治過程所產生的土壤將非常乾淨,可直接提供建廠使用,而回收油可以再提煉,剩的廢水再經微氣泡氧化處理後可回收使用。



呂鴻圖補充,整治過程中的「微生物菌修復技術」是從俄羅斯引進的生物劑,因為全世界森林覆蓋率最多就是俄羅斯,當地石油公司在處理很多像油井污染、海洋污染都是使用這種微生物菌,直接將油污轉換變成氮跟磷,而氮跟磷就是土壤最需要的養分,實際運用及測試結果都很成功。



此外,呂鴻圖表示,納諾的土壤整治技術也獲得中國石化採用,已接獲整治含油廢土的訂單,今年將整治天津大港油田 2000 噸土壤,營收貢獻約人民幣 150 萬元,後續更有機會拿到青海中國石化的土壤整治計畫,約 20 萬噸,未來商機上看人民幣 2000 億元。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