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 星期三

【專為碳化矽晶圓量產需求設計,國研院合作鼎極科技開發雷射研磨技術】

TechNews科技新報
2025年06月24號
作者 Emma stein



因應電動車、5G、低軌衛星等高效能電子元件日益增長需求,國研院國家儀器科技研究中心(國儀中心)與鼎極科技合作,共同開發「紅外線奈秒雷射應用於碳化矽晶圓研磨製程」關鍵技術,成功提升碳化矽晶圓研磨速率與品質,降低製程成本與材料損耗。



碳化矽(SiC)為極具潛力的功率半導體材料之一,具備高電壓耐受性、高熱導電性、高化學穩定性等優異特性,已取代矽晶圓成為車用電源與驅動系統、太陽能光電變流器、充電樁、工業控制設備等核心元件材料首選。



但以碳化矽製作晶圓時,常在「研磨」步驟遭遇困境,由於碳化矽硬度極高(莫氏硬度 9.2),傳統研磨方式使加工效率、品質良率面臨瓶頸,不僅耗時、研磨損耗多,且因為機械性加工,容易在晶圓表面留下損傷痕跡,甚至導致整片晶圓破裂,嚴重影響晶圓良率、提升製造成本,因此業界普遍視碳化矽晶圓後段製程為量產瓶頸。



為解決此難題,國研院國儀中心與鼎極科技合作,成功導入紅外線奈秒級脈衝雷射系統,開發出專為碳化矽晶圓量產需求設計的「雷射研磨技術」,透過每秒 100,000 次擊打使碳化矽表層變軟,可將每片晶圓研磨時間從 3 小時縮短為 2 小時,且不會損傷晶圓,晶圓破片率自 5% 降至 1%,大幅提高產品良率,主要改善晶圓研磨/拋光、晶圓減薄與切割這兩段製程。



新技術能減少研磨過程造成的晶圓損耗,也明顯降低傳統研磨所需耗材(鑽石砂輪、水、油等)與機台清洗維護成本,裸晶圓研磨耗材成本自 23 美元降至 0.1 美元,同時避免機械研磨使用的鑽石顆粒受主要出產國中國箝制。



國研院進一步指出新技術還有另一優點,即可將碳化矽晶圓硬度由原本約 3000 HV 降至 60 HV,大幅降低後續加工時間和成本。



目前鼎極科技已與美國晶片製造商安森美半導體公司(ON Semiconductor Corp.)捷克廠合作,準備將機台推廣至歐洲。






【免責聲明】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馗鼎無關。
內容性、文字闡述和原創性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章及全部或部分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reating Nano Technologies,Inc.
59 Alley 21 Lane 279, Chung Cheng Road, Yung Kang City, Tainan, TAIWAN
TEL:886-6-2323927 FAX:886-6-2013306 URL: http://www.creating-nanotech.com